又是一年月圆时。泉州各地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中秋节主题活动,让广大市民感受节日的丰富内涵,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报记者许雅玲 通讯员张锦川 林晓燕
月下“烧塔仔” 红火庆佳节
10日,在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烧塔仔”传统民俗火热上演,吸引不少游客围观。
在草地上,红砖垒砌成一座高高的“塔仔”。当晚7时30分许,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塔内的木柴被点燃,一阵烟火气升空,柴火持续燃烧,噼里啪啦作响,“塔仔”很快烧得通红;再往塔里撒盐巴,火焰蹿得更高,火光照亮夜空,红红火火映出人们的笑脸。“塔仔”四周,众多市民围在警戒线外,尽情赏福焰,感受地方特色民俗。
据介绍,“烧塔仔”民俗寓意着平安、兴旺。望着熊熊燃烧的“塔仔”,到晋江务工多年的江西人张先生默默为家人祈愿。他说:“闽南的中秋习俗和很多地方的中秋习俗不一样,非常有味道。”
茶乡当故乡 两岸共团圆
8日晚,以“月满中秋 安台连‘芯’”为主题的两岸人才中秋主题活动,在位于泉州芯谷安溪分园区的首批省级人才驿站示范站——安溪县台湾人才之家举行,来自安溪县的近50名两岸青年人才、职工欢聚一堂,共迎传统佳节、共度欢乐时光。
“来安不觉身是客,直把茶乡当故乡。”活动的最后,伴随着欢快的“生日快乐”旋律,全场观众举起手机灯光,现场化作星海,大家共同为天电光电副总经理、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邱政康等3名两岸人才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集体生日会。邱政康表示,因为疫情,今年没有办法回到台湾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简短而温馨的集体生日会,让他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晋江金井镇围头村是祖国大陆最接近金门岛的地方,是两岸沟通的重要桥梁,村内不乏“海峡姻亲”,其中,围头村幸福院的老人杨培珍,家中的三个女儿都是“围头新娘”。中秋佳节,围头村两委和围头村妇女联合会特地准备了节目,为幸福院老人们送上闽南语歌曲,并开展了其乐融融的博饼活动,用节日的喜悦氛围冲淡了老人们的思亲愁绪。
线上+线下 享“文旅大餐”
连日来,鲤城区为期3个月的“鲤享生活文旅云购节”促消费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活动通过优惠打折、发放文旅消费券、创新文旅产品、举办特色文旅活动等方式,助力全区文旅市场回暖复苏。永春县新华书店则推出惠民阅读、传统诗词朗诵等丰富多彩的中秋主题活动,以文化大餐迎接中秋节。
晋江青阳街道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喜迎二十大 欢乐庆中秋”有奖知识问答,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多方面知识点,让市民朋友假期“足不出户”也能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