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开始在闽南科技学院任教后,刘武强老师始终扎根于此,从教十六年,未曾离开。正是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诚,对学生的责任,以及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才让他一直坚持在教育的一线。
从教至今,刘武强老师始终坚持着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扎实的业务基础是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必要保证”。为此,在先后承担近10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每年指导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刘武强老师始终不忘在坚守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身为一名善于钻研的专业教师,一直以来,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刘武强未曾停下改进教学方法和探索育人方式的脚步。如在探索以乡村为依托、“三全育人”为指引、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的过程中,刘武强老师开发出《三野胡蜂》《欣源野童》《淘小豆》《微型灵芝盆景》等多个依托乡村的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参与福建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项目研究,编写出版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案例》,并还融入由他承担的《创新创业导论》课程的教学中。多年来,刘武强老师指导学生依托乡村设计的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创意大赛,至今已先后斩获省级以上奖项30余个,而他也获得“互联网+”省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被泉州人社局聘为创业导师,被学校授予校长特别嘉奖。
近年来,在深入乡村和企业调研交流的基础上,依托乡村及企业资源,刘武强老师积极推动学校商学院与近20家地方企业以及南安金淘、乐峰、康美等多个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促成校内“九牧电商人才培养基地”、8个企业冠名班的落地,同时积极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的建设,有效借力乡村及企业资源,推动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形成升级版全员育人格局,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为学生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就业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同时,刘武强老师还参与围绕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所开展的科研工作中,近年他先后主持(参与)省厅级和泉州社科科研项目10余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2篇,其中多篇论文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地方民营企业“融资难”“用工难”、信息化建设及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融合等实际问题。
□本报记者 陈士奇/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