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是指在当前或过去的家庭或亲密关系中发生的任何暴力、威胁、胁迫或控制行为。这不仅包括身体伤害,还包括直接或间接的威胁、性侵犯、情感和心理折磨、经济控制、财产损失、社会孤立以及任何导致人生活在恐惧中的行为。
泉州市第三医院心理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华杨认为,容易导致家暴发生的精神疾病有:
间歇性暴怒。患者周期性地无法控制造成言语或躯体攻击行为的冲动,攻击行为并非事先预谋,与受激惹程度不成比例,如路怒症、家庭虐待、扔砸器物或其他形式的乱发脾气都可能是间歇性狂暴症的征兆。
反社会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为无视是非对错,忽视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可能撒谎。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倾向于激怒、操纵他人,对人非常苛刻或冷酷无情。
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也会难以控制他们的愤怒,往往会变得不适当地、强烈地怒火中烧。
此外,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物质/非物质成瘾障碍以及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等,在其发病期,都可能出现情绪控制问题。
该如何避免情绪失控呢?刘华杨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
学会辨识情绪。想要避免情绪失控,首先要做的就是辨识出你的情绪,不要简单地概括为“心情好”或“心情不好”,而要试着准确地去描述你感受到的情绪,越具体越好,并给它们命名,比如失望、焦虑、愤怒、悲伤等,识别这些情绪才有可能处理这些情绪。
识别情绪背后的需求。比如当你觉得孩子很吵而感到烦躁的时候,可能是你身体疲倦需要休息;当你为孩子得了低分而怒火中烧的时候,可能是你为孩子的将来而焦虑,而这种焦虑,可能是源于自己的不安全感。你要处理的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迁怒于孩子。
想象“与孩子对话”。当你陷入负面情绪时,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孩子和你身陷同样的情绪中,而你需要帮助他,那么你会怎样宽慰他,给他什么样的建议?你陪他一起梳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看这件事可以如何解决,愤怒如何消散等。然后,你需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自己。 □本报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