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泉州的和未到过泉州的,都知道泉州有条西街,西街有座开元寺,开元寺里有两座石塔。“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成为闽南通俗谚语,这谚语说的是东西塔的雄壮威武,站了千年依然坚挺如故,从不低头不弯腰,活脱脱就是闽南人的气节。
但是东西塔为何能屹立千年不倒,个中的密码是什么?
东西塔与开元寺是西街的地标性建筑,与西街同属一个板块,共同形成一块璀璨夺目的历史瑰宝。当我们徜徉在西街的古色古香古韵中,油然而生的是探寻这块瑰宝形成的奥秘的欲望。
如果说泉州是一部厚重史书,那么西街应是这部史书重要的一章。2013年,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而西街正是泉州古城的缩影,是文人墨客、诗词圣人的摇篮,是佛教、道教、儒教会集的圣地,是商贾老店、古玩夜市的中心,是吃喝玩乐、吟诵游赏的场所。然而人类文明的数千年,在地质年代里只是很短暂的“瞬间”,在地质年代中,这里曾经是紧临大海的海岸,这就是沧海桑田。
从勘探资料的岩土层分布来看,其地层分布着岩石和岩石的风化残坡积层,是当时的海岸地带。在人类开发之前,这里曾经有过惊涛拍岸的汹涌,有过虾蟹跳跃的动画,有过贝壳漂流的美景,有过人类捕捞的脚印。然而就在五千年前的一次海退,这里越来越远离大海,烟火味取代海腥味,人类活动逐渐多起来,街市也逐渐形成并不断繁荣昌盛。
当我们探寻的脚步淹没在西街的古风古意里,不禁驻足欣赏眼前这原汁原味的建筑群。西街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更为惊奇的是“出砖入石”。地基就是岩石的风化残坡积层,基础是闽南特色——条型基础。这样的建筑,从抗震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也难怪400多年前的八级大地震,使这里几乎成为平地,房屋大片倒塌,街道杂乱无章,再加上余震接连不断,“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恶劣天气,居民随时都有生命财产再损失的危险。然而,中华民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古已有之,居民们就着雨水,把倒下来的废墟砂、土、砖、瓦、块石和在一起,就地取材,再造居住环境,并且相互借鉴、优化,短时间内迅速进行自救,无意中还造就了“出砖入石”的奇观。要知道,如今的“出砖入石”美景,在当时可是万不得已。
随着街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四方过客纷至沓来,八方商人蜂拥云集,老泉州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形成,社会大发展使人们迫切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各种宗宇、寺庙不断兴建。开元寺正是在这个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兴建的。
开元寺是西街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施工最精致、配套最完善的寺庙,里面的建筑物大多是石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唯有东西双塔是石材料的榫卯结构,又建造成八卦形,整体性很好,在当今的理论上属于抗震好的建筑,这也就是其能在八级地震中不倒的原因了。
开元寺的地基就更有意思了,由于其在以前是海岸,因此也就没有冲海积地层,是一个山头,通俗说法就是一块石头,风化后残积下来形成的。所以稳定性好、承载能力高、抗震强,是理想的天然地基,很适宜当时的建筑,这也是它能完整地保存传承几百年的原因,是西街保存最完整的标志。
西街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建筑物保留着古建筑的特色,值得人们考察、学习和研究。它的地质基础、地基特点、抗震特色,更值得我们分析、学习、研究和思考。其奥秘在于:建设之前的选址学问。几千年前,先辈们就能正确地选择基建的位置,既要利于建筑,又要经济易做,还考虑到了抗震的规划,以及建筑上难得的随机应变、就地取材,这些都是宝贵的智慧。把榫卯结构应用到实际的建筑施工中的学问。这种精密的建筑,要有高超的设计、精湛的工艺、细致的施工,还要认真选材、合理调整、周密安装。即使是现代化建设,都不能轻易做到。
从地质的角度来看西街,能看到闽南古建筑的特别,能看到古代施工的特技,能看到古建筑地基和基础的特点,还能看出古人从未被看破的智慧和超前的意识。
(林培贞 作者系省评标专家库专家,市住建局双随机专家库专家。)
征稿启事
“我爱泉州世遗”征稿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各地旅行爱好者、外国友人等,提供与泉州世遗的相关故事、文字、图片等,共同展示泉州世遗与人之间温馨美好的故事。来稿字数在800字以内,图片需注明拍摄者和图片内容概要,本报将择优予以刊登,或深入采访后进行报道。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zkb@qzwb.com,或者拨打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提供线索。请注明“我爱泉州世遗”征稿活动,提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稿件和线索刊发后,将寄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