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咱厝女孩林诗凌吗——作为国际奥委会选派的杰出青年代表,担任了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详见本报2月4日第二版)。
本月7日至9日,国际奥委会青年峰会在瑞士洛桑举行。作为国际奥委会青年领袖之一,林诗凌参会并主持第一阶段议程。峰会上展示了传统体育数字化动画短片《水与舟》。不久前,她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正式任命为新成立的国际奥委会数字化互动和营销传播委员会委员。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获得好评的短片,由林诗凌策划发起和制片,泉州90后旅美女青年吴桐担任导演和制作。
昨日,记者连线采访了目前还在欧洲的林诗凌。
短片展示赛龙舟运动
国际奥委会青年峰会有25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奥委会青年领袖参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席。来自中国大陆的青年领袖林诗凌主持第一阶段议程,并现场展示了体育类社会项目。项目远景是助力中国本土传统体育项目全球化并入奥。
峰会首次发布的传统体育数字化动画短片《水与舟》,获得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水与舟》短片由林诗凌发起和制片,旅居纽约的青年艺术家吴桐担任导演和制作。该短片使用人工智能文本转图像模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三种水上运动的共享内核——中国起源的赛龙舟、亚马孙流域的独木舟、欧洲盛行的皮划艇。这三项具有浓厚传统体育文化色彩的水上运动,经由人工智能生成衔接流畅的画面,呈现出了三项传统运动相似的人体运动轨迹。
“传统体育因为当地文化、环境、语言、宗教不同,呈现的形态各异。这三项水上运动有着共同的运动内核,一位赛艇运动员经过训练,可以在赛龙舟、独木漂流、皮划艇这三个项目都取得优异成绩,也就是说,项目运动员可以融合迁移技能。基于同样的原因,传统体育也具有全球化的潜力。我们用数字化视觉的方式呈现传统体育的异同,直观揭示其全球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更容易拉近与年轻一代的距离。”林诗凌在会议上介绍。
两名优秀女孩是校友
据了解,此次《水与舟》短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AI生成多媒体内容的多元化尝试,也符合数字化互动和营销传播方向。
这部获得较高评价的短片,主创人员为两名泉州90后女孩,林诗凌和吴桐。
林诗凌毕业于泉州五中,2021年获得美国旧金山大学体育管理硕士。2021年2月,国际奥委会启动第三批2021至2024年青年领袖项目,林诗凌成为25名入选青年之一。今年2月2日,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在北京冬奥公园启动,林诗凌成为颐和园第16棒火炬手。
吴桐也毕业于泉州五中,2019年从美国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在美国纽约的多家新媒体实验艺术机构担任创意编程开发与视觉设计,并以新媒体艺术家身份进行艺术创作。她的作品曾在美国纽约与新墨西哥、日本横滨、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国杭州等多地展出,获得多个国际提名与奖项。
推广传统运动“走出去”
林诗凌推动的传统体育项目,以保存、发展全球化传统体育为内核,提升本地社区的运动青年参与率并扩大传统体育的国际交流影响力,最后助力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传统体育国际化早有先例,始于欧洲南部的击剑、来自日本的空手道、诞生于美国街头的霹雳舞,皆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和本地化元素融合,逐渐演变成全世界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成为奥运会运动。
2021年,在国际奥委会、国际划联和东京奥组委的协调下,龙舟运动在2020东京奥运会期间进行展示,巴赫现场观看相关活动。巴赫表示,龙舟运动体现了团队作战、团结一心的文化,特别是最新的奥运会格言增加了“更团结”几个字,龙舟运动无疑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展示。中国龙舟在比赛间隙进入奥运赛场,展现于全世界,使得这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获得世界关注,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今后会致力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惠及更多人群。”林诗凌告诉记者,中国诸多传统体育运动拥有独特的魅力,源远流长,具有全球化发展的潜力。2018年,龙舟运动被正式列入亚运会比赛项目。推动龙舟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不仅有利于项目相关规则、竞技标准的完善,促使龙舟项目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展示。
□本报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洪冠睿/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