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产融合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投融资云路演(泉州站)举办。该活动旨在于深化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搭建企业与投资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助力企业畅通融资渠道,加大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金融支持,营造良好的、绿色的金融生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陈曦
亮优势 展规划
企业与投资机构“面对面”
活动由工信部财务司指导,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市工信局、市金融局、市科技局主办,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在活动现场,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宇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田中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鸿日光学科技(福建)有限责任公司、宏芯科技(泉州)有限公司等我市5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分别就阳光中科三期5GW光伏电池智能生产项目、高端含氟新材料在半导体、特高压等领域国产替代项目、生产智能化改造及其他项目、高精度微透镜阵列3D镜头项目、硅基光调制器及光收发芯片智能产业化项目进行了路演。企业相关负责人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亮点、发展规划、融资计划等做了详细介绍。来自东方富海、启赋资本的投资总监对路演项目展开了云点评及互动。
“中国应用内窥镜检查一年可达几十亿次,内窥镜不仅用于胃肠镜检查,也用于微创手术等场景,每年使用量仍在上升。如今,为更有效防患交叉感染,一次性医用内窥镜是大势所趋,我们非常看好这个市场。”鸿日光学科技(福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宇宁告诉记者,不久前,他们与浙大等达成了技术合作意向,“此次融资意向为3000万元,主要用于医疗、产地等认证,自动化设备的添置等”。
宏芯科技(泉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林透露,他们融资需求为2亿元,用于设备、物料等采购。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大。“原本11月份,我们要启动融资计划,恰好遇到了这场活动。通过政府搭台的方式,让我们有机会直接与投资机构面对面,不仅增加了一个融资渠道,同时通过资深投资专家的点评,能够更全面的考虑问题,为未来与更多投资机构接触积淀经验。”
建机制 搭平台
促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8年我市获评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以来,我市充分发挥部门合力、市县联动、政银企互动机制,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心,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坚持“一企一策”分类帮扶,建立健全企业金融顾问制度。据悉,今年来,通过“金服云”我市2380家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获得101.77亿元纾困融资贷款,有效缓解制造业企业资金压力。搭建中小企业融资信息对接平台,建立企业融资需求跟踪调查工作机制,推动银行机构面对面对接意向企业,促进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截至8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08.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