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非因为有事误了饭点,否则很少会体会饿肚子的窘况。也正因物质条件的丰富,越来越多人容易出现吃太撑的情形。不论是家长希望孩子长高,有意让孩子多吃饭菜;或是遇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选择胡吃海喝吃撑……吃太饱这种行为,本身就容易伤害身体,长期如此必然会患上胃肠疾病。
老中医林禾禧介绍,在闽南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食伤饱,艰苦无人知”,其中“伤”和“艰苦”都是闽南语音译普通话,分别表达太过以及难受的意思。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吃太饱,身体难受的时候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无从得知。意在提醒人们吃饭时,一定要有所节制,切不可吃太饱损害健康。类似的谚语还有“嘴饱目不饱,贪食胀破肚”“贪食屎就漏”等。
其实早在古代,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有类似论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是饮食过量会伤害肠胃。人体突然摄入大量食物,远超胃能承受的范围,容易致使胃中气阻滞、胃气失和,发生胃脘疼痛、胀满拒按,有时欲呕吐而呕吐不出,有时嗳腐吞酸(指“打饱嗝、反酸水”)、恶心呕吐,吐出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胃痛稍减,不思饮食。
此外,吃太多导致大量食物停滞在胃肠,容易引起腹部胀满,放屁气味极臭,难与别人在一起,或出现腹痛大便泄泻、大便不爽、理急后重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因吃太饱而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患者十分痛苦又难以启齿,也就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林禾禧说,人体的消化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每个人一天或一餐能承受多少食物要根据劳动强度、消化能力和饮食习惯来决定。因此,饮食要讲科学,食不可求饱。实践证明,每顿饭以吃七八成饱最舒服。口中还留有食物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偶尔吃得过饱,进餐半小时后,可以进行必要的活动,比如散步等,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
□本报记者 许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