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清源 新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1月1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让世间的美好环环相扣
□刘 敬
《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
许海涛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家许海涛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是以陕西“自强励志好人”张喜平等人为生活原型创作而成。时间,地点,主人公,无一虚构;养老,育小,卖鸡蛋,俱是事实。此书“非虚构”的特质,似更接近于人物传记或人物通讯,但字里字外,始终都是小说笔法。

作家的匠心独运之处在于,巧妙地以时间推移为序,将张喜平这位关中平原上的盲人农民直面黑暗的挑战,笑迎生活的霜雪,直至用一颗颗新鲜又暖心的鸡蛋,用五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强、坚韧与坚定,铺就了一条光明人生路的多舛命运与感人经历,“浓缩”于短短的一天之中,生动还原了张喜平的良善、执着与乐观本色,精心塑造了其真诚、豁达、慈孝的丰满形象。

先天失明,青年丧父,张喜平自然是不幸的。然而,张喜平以远超常人的毅力、恒心与坚忍,活成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大写之人。“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们有理由相信,是张喜平自己先在内心里燃起了一束火苗,即使这火苗细微又孱弱,终还是因为他的坚持,因为他矢志以生命来顽强守护而变得明亮起来、澎湃起来、温暖起来。

身高不足1.6米,每天拖着约200斤鸡蛋,换乘2次公交,行程约30公里,辗转叫卖13个小时左右,一句平实的方言广告词“卖鸡蛋嘞”一喊就是近40年……而对一个盲人来说,每一步前行,都意味着磕碰、艰难与危险,每一声吆喝,又透溢着诚信、热情与渴望。作家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纤毫毕现的心理描写以及极具地方化、生活化与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等,让张喜平走出了纸页,走进了亿万人的内心。尤其是张喜平与多爱之间的心有灵犀,那份杏花一样明媚却又深埋心底的情感——明明知道彼此相爱,一个愿嫁,一个却又拒娶(因自身残疾,更因心地善良,不想拖累女方),其间的伤与悲、怜与惜、怨与叹等,因作家的灵动摹绘,让人直觉细腻温情而又感喟万千……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言,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使聋人“听到”。爱因斯坦亦有言,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如果说,孝亲敬老、盖房置家尚算是张喜平的“本分”,那么,抚育弃婴,供其读书,待其出嫁时彩礼却分文不收,时时替人着想,处处与人为善,对尸位素餐、故意刁难的郑主任,连盲人也骗的“王会计”、魏志刚等“耍怪的瞎怂”之流可谓疾恶如仇,对村里的麦绒嫂、编担笼的焦哥、公交驾驶员及一直照顾他生意的老刘哥等,他则知恩图报,私心尽去,甚至在捐款抗疫外,连百年之后捐献遗体的愿望都提前“办妥”了,这无疑体现了张喜平的仁义、大爱与高格。

“善人者,人亦善之”。播种善良与仁爱,则自然会收获善良与仁爱。且不说故事中的高警察、郭总、敏生局长及周哥等“有头有脸”的人物,对张喜平及其母亲、义女的生活常常牵念于心,每每施以援手,诸如送其路费、支招到坊上卖鸡蛋并专程探望,顶着政策风险给孩子办户口,帮助孩子转学、填志愿、交大学学费,甚至连孩子毕业后的工作也安排好了,更难得的是回坊的店主、伙计及吃客等市井百姓,也早已把张喜平当成了街道的一分子,信任他,敬佩他,更关爱他,帮助他,以至良善与仁爱之花开遍了张喜平的足迹延伸之处——日复一日,公交司乘对他热情照顾;老彭乐意趴在地上给他义务修车;小晁拍视频宣传他还不忘分成;采访他的不知名的“北京人”转身送了他一套价值5000多元的音响,只因他爱听秦腔戏又舍不得购买好设备……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西安回坊,在互联网上,有人称新近入选了“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的张喜平为“盲侠”,更有人说他不是盲人,是“超人”……似乎都不为过。张喜平以勤劳的双手、良善的本性与“不倒翁”精神,在命运的账簿上一笔一画地铭刻下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价值。这亦正如小说中清真寺的老者所言的:“卖鸡蛋就是修行。坊上巷巷道道是你的道场,担笼是你的经书,鸡蛋是你的经文。”愿读了小说的你我,都能以张喜平为榜样,努力修炼,微笑前行,与这世间的美好环环相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社区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法治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
   11版:综 合
   12版:泉州“狮”话
   13版:健 康
   14版:清源 新悦读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美好的遇见
每日佳句
太阳总有办法
照到我们
斜倚床头灯照书
让世间的美好环环相扣
《观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