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日用杂品协会等部门指导下,泉州晋江第三届“中国伞都杯”国际伞具创意设计大赛已全面启航,日前刚刚结束全球作品征集工作。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正在对作品进行初步筛选,结合初复赛机制,预计年内将赛出结果,优秀作品可直接落地转化。
□本报记者 王宇静 文/图
为产业服务
为营商环境加分
“赛事主要是为产业服务,为营商环境加分。”承办方晋江市工信部门相关人士说。基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各方支持下,晋江连续多年推出面向全球征集创意设计的行业赛事,这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大赛举办至今已为产业输入设计作品、人才等多方资源,有些作品更是直接成为销售爆款,为产业升级带来实际助推力。
另据了解,为更好发挥赛事作用,贴近伞具企业需求,提高后期赛事作品对接企业转化率,组委会在大赛筹备期间便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实地探究企业设计需求。此次组委会工作人员走访了包括优安纳、梅花、集成、雨相伴、太阳城、东兴、金铭、紫烟、福麟盛、腾兴、富兴、天佑等十余家伞具龙头企业,全面涉及自主品牌、品牌合作、代工为主的多种主要生产模式。
鼓励工艺升级 拓展场景生态圈
自有品牌企业方面,近年来在外贸和内销“两条腿”发力支撑下,不少企业实现逆势增长。他们更愿意在新功能和外观精致感上寻求突破,获取更多产品附加值。个别伞企现已成为小米、名创优品等国际知名上市公司供应商,他们则更希望通过设计提升产品知名度、核心技术、使用感受,以此增加产品价值。伞具代加工企业则更加看重零部件结构、功能、外观、材料等方面创新。除了实地调研外,组委会还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形式,最大限度了解产业需求。从结果中找路径,经过对企业诉求全面梳理,组委会提出五大参赛子项,分别包括科技创新类、女性轻奢类、文创礼品类、特定场景类及环保低碳类。
在科技创新方面,鼓励更多设计聚焦伞具制作工艺升级,机械功能自动化,整体结构的变革(伞骨、伞头、伞柄等),让功能材料轻便化,降低制作工艺材料成本和难度。同时也期待有更多具有前瞻性,涉及数字化、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新作品。
在文创方面,主导的还是新国潮及泉州特色元素。经历过疫情的人们,向往远方,追求自然美景和生活体验,大赛基于“伞具消费+”场景延伸,拓展伞具场景生态圈,鼓励参赛者从满足户外露营、车辆防晒、家用院落等场景需求作为设计出发点;也鼓励针对相应的特殊场景,如儿童玩乐、女性防护等人群保护角度立意,提升作品趣味性与实用性。低碳绿色环保是所有行业的发展趋势,伞具行业也不例外。据称,经过对征集作品的初步梳理不难看出,参赛群体日渐专业性,作品本身也更兼顾转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