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一份流调轨迹报告引发了全网关注,这张报告单记录了外卖骑手张军的一天:6时20分离开家,至晚上10时53分送完最后一单外卖,这天,他总共送了65单外卖,其间只花费10分钟吃了一顿饭。话题“外卖员的一天”很快登上了热搜,张军被网友称为“最勤劳的外卖员”。张军说收到了很多网友的慰问:“今天我最起码接了不下一百个电话”,他回应说努力跑单,是在为即将出生的孩子挣奶粉钱。
说起“挣钱”这件事,往往有人会说,现在跑个滴滴、送个外卖,一个月也有万把块钱。言下之意,似乎“跑个滴滴、送个外卖”就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一样。这其实是把事情想简单了。送个外卖能有多少“技术含量”呢?现在,“最勤劳的外卖员”无疑给了我们一张具体的“量化单”:张军一天工作时间将近17个小时,每小时约送3.8单,每单约为16分钟。注意,这个16分钟,包括了往返时间。也就是说,他从到餐馆拿到餐送到点餐人手上,或者从点餐人位置回到餐馆,每一个单程,他仅仅只有不到8分钟的时间。一两个“8分钟”对我们而言或许问题不大,但这样的“8分钟行程”,张军一天要完成的是130段,一天的总行程,超过100公里。
究竟难不难,2021年,北京某社保局副局长体验了一下。在《局处长走流程》的节目中,他体验了美团骑手送外卖,12小时送了5单,获得了41元报酬。这位处长说:“赚100块,真难。”
那么滴滴司机呢?是不是兜兜风,就把钱挣了?事实上,如果白天跑,时间长,利润薄。由于夜间单价更高,很多滴滴司机是半夜通宵跑,白天再补睡。很多人吃住就在一辆车上,以车为家。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有三急”,但是跑单过程中,很难去解决这些问题,久而久之就落下了病根。这个行业背后的艰辛,很难从表面上看出来。
笔者是想说“跑个滴滴、送个外卖”不容易吗?非也。笔者想说的是,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艰辛,我们需要理解与共情。即便是前文所述的“副局长”,他何尝不因为“案牍之劳形”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大家面对的工作不一样,但“累”是同样的。做销售,要面对一个个挑剔的客户;做研发,要面对一个个技术的难题;做老总,那也要忧心忡忡各个指标和数据。教师难不难?每天要驱动60个孩子迎难而上,在知识的大海中“泛舟”,你想想自己在家里驱动一个孩子都人仰马翻了,是不是?医生难不难?每天要看几十个病号,一辈子都在不断进修和学习,你想想自己下班后还要翻书准备考试,难不难?
共情始于感同身受,理解始于将心比心。“专家建议”为什么备受诟病?原因就在于对人们的真实生活漠不关心,缺乏基本的认知:专家建议年轻人放弃高薪职业,专家建议农民到城里买房,专家建议人们把闲置的房产出租……正如网友调侃的那样,“我说我穷得揭不开锅,你说你建议按时吃燕窝”。
郭德纲有一句话“未经人苦,莫劝人善”。这就是共情,由己及人,从自己经历的艰辛中去理解别人。“因为淋过雨,所以想帮别人撑伞”这也是一种共情,自己经历过艰难,将心比心去予人以援手。人类的悲喜互不相通吗?并不是,只是需要打破信息的茧房,打破行业与行业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的不解与隔阂,以真诚去理解别人。
朋友圈中的“纸醉金迷”,抖音上的岁月静好,并不是生活的真相。每个人都背负着各自的“行囊”,这才是真实的人生。一个人的成熟,就是对这些真相有着真实的体认,而一个人的修养,就是对他人的人生,能够将心比心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