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常带我逛府文庙,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坐在板凳上听那里的南音演出,虽然听不懂台上人拿着快板在吟唱的是什么,就是觉得这样的腔调很有味道。
琵琶、三弦、二弦、洞箫……在我开始了解这些乐器时,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而且我也正式加入学校的南音乐器班,选择了二弦。一开始,我非常感兴趣,几乎每天都要拿起二弦来玩。可是才过一个学期,我就练不下去了,每天重复的曲子,让人开始有点不耐烦……
直到那天,在观看完学校的南音节目《我是泉州海丝小导游》后,我感触颇深。老师说,南音看似枯燥,但它是在自己读书读累或者心情烦闷时最好的陶冶情操的艺术,南音的节奏不快,意境高雅。老师还说,学南音不容易,从指法到节拍,从乐理到文化,还有各种编排各种创新,非常考验耐心,也非常磨砺人的心性。《我是泉州海丝小导游》以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背景,在表演中融入对唱、清唱、乐队等,丰富的曲调内容,不同的“海丝”古韵,让人耳目一新。学习南音,如果用心学进去就能真正感受到它独特的文化魅力。
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不正是我们常忽视的吗?在这个新媒体互联网时代,我们普遍热衷于快节奏、多变的旋律,学业压力让我们习惯于各种碎片化、从众化的小视频,对于更接地气更有文化韵味的南音知之甚少。南音作为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泉州是南音的故乡,2009年泉州南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年我们又看到了许多南音元素的作品,有的让人耳目一新,南音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南音生南国,薪火当相传。南音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语、一说一唱、一静一动,传承的都是我们生生不息的闽南文化,台上一分钟,台下数年功,聆听南音,传唱南音,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承载的是一种责任,延续的是一种情怀。迢迢海丝路,悠悠南音韵,立根且塑魂,兰谷遗芳远。
(作者系泉州市培元中学初一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