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个人所得税APP信息,2023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已经开始确认。个人所得税APP显示,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共有7项,分别是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以及今年3月新纳入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项目。据介绍,纳税人未满三周岁的子女在照护期间产生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中国新闻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减轻家庭养育负担。3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纳税人,可以从今年1月1日起享受新的专项附加扣除。这一暖心举措从此照进现实。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新政将“3岁以下”和“3岁以上”接续起来,实现了家庭全链条的生育养育减负,有利于激发育龄人口的“二孩”或“三孩”生育意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个人所得税优惠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在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激发生育意愿、减轻生育养育负担,在个税方面还有更多措施可以探索。比如有专家建议,按照生育率实行个税抵扣,根据每个家庭孩子数量计算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度,并适当降低税率或提高免税额度;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出中设立专项的生育奖励资金,对生育第二胎或第三胎的家庭给予一次性财政奖励。
打击欠薪行为
维护合法权益
□潘铎印
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及实名管理等制度“重覆盖、轻运行”问题集中,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等欠薪隐患较多,就根治欠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召开视频约谈会,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进行约谈。(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随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颁布施行,依法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各地持续开展根治欠薪攻坚行动,欠薪问题逐步得到清理。
但我们也要看到,“年年治理年年欠”的怪象仍然存在。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违法犯罪,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应该成为年底的“保留节目”,坚决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必信,法必行;以身试法,法必绳之。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根治欠薪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根治欠薪工作的领导,拿出务实管用的硬举措、实办法,确保付出辛劳的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劳动报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对拖欠工资发现一起及时解决一起、严肃惩治一起,恶意拖欠的要依法严惩,绝不放纵姑息。要持续探索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将欠薪者列入“黑名单”等政策措施,不断扎紧制度篱笆,夯实根治欠薪的制度基础,将欠薪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勤恳付出的劳动者保驾护航。
多措并举推进
帮助受困农户
□孔德淇
初冬之际,本应是蔬菜紧俏、购销两旺的好时节。但过去一段时间,疫情导致的封控、交通不便,与今年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交织在一起,河南等多地蔬菜“上市”之路阻碍重重,出现大面积滞销。(《大河报》)
“菜篮子”一端连着农村,一端连着城镇,既事关广大农民是否能丰产丰收,也关系到城市居民一日三餐的质量。眼下天气越来越冷,倘不能尽快销售,不仅影响农户收入,也影响保供大局。解决蔬菜滞销问题、全面提升“菜篮子”稳产保供能力刻不容缓。
针对农产品滞销卖难情况,农业农村部近日已启动全国部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河南滞销蔬菜产地的专项对接行动,以此作为助农保供的重要依托,持续推进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均衡上市,提升全国农产品稳产和流通能力。
如今线上购物需求旺盛,诸多地区的农产品销售由线下转向线上,各地还可以联合电商平台搭建供销互助通道,向受困于疫情和低温天气的农户征集信息,推出加速审核、流量推广、优先配送、消费补贴等帮扶政策,号召全社会消费助农,为突破线下销售半径、走向全国市场铺好路。
疫情中的“交通梗阻”是此次蔬菜滞销中的重要因素。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有必要更加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避免层层加码,统筹兼顾做好疫情防控和物流保畅工作,确保蔬菜等易腐农产品运输畅通。
疫情面前,我们都是共同体。只有多措并举推进,才能消除农产品滞销的痛点,更好帮助受困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