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小巷有人情味,充满烟火气。
细咂每条小巷的名字,其方位和历史就会浮现眼前。或者不记得小巷的名字了——没关系,想象着眺望小巷尽头,总会浮现出三三两两的身影,让你思绪飞扬。
小巷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老张住在巷子东边。门前有棵榕树,郁郁葱葱,树冠如盖,门口扫得干干净净。老张60多岁,闲暇时,一把竹躺椅,一杯茶,一个收音机,躺在榕树下听南音。听到兴奋处,那脑袋也随着音调来回晃,十分陶醉。
老杨住在巷子西边,80来岁了,头发花白,慈眉善目,专注地在看着电视,脸上时常挂着笑容。一位老年妇女俯身在老杨耳边说了些什么,老杨便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出去。整个过程犹如一部黑白默片,只留那摇椅仍在小幅度地摇晃着。
小巷,两边都有人家。有些年代感的木门相距并不远,矮矮的房子只有两层楼。很多人家的木门没关上,主人也不怕有陌生人来访。李家的电饭锅“滋滋”作响,安全阀被蒸汽顶着不断跳动,主人却不知去了哪里。陈家迟一点开门或哪天没开门,对门的邻居就会纳闷: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接下来可能又是一整天的挂念和张望。
小巷不深,巷子里有柴米油盐、鸡飞狗跳,有坐在树下乘凉的老人,有跑来跑去的孩子,有围拢在桌前打扑克的人,还有蹲在桌底下发呆的狗。
小巷的一天,就像一幅朴实的风景画。一年四季,没有过多艳丽的色彩,只有淳朴的人们安静地过着朴实的生活。
春夏时分,绿意装点着风中的枝叶,那映入眼中的鲜绿,给小巷增添了无限生机。夏日晚饭后,小巷里时常会有老人出来,在门口摆好一把躺椅,借着小巷尽头徐徐吹来的细风,手里摇着芭蕉扇,隔壁邻居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家长里短……秋天或冬天的时候,小巷路口的爆米花“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孩子们一把把装满了口袋,诱人的香气让口水喷涌而出,香飘整个童年。不论春夏秋冬还是阴雨晴天,小巷永远都是光光亮亮的,井然有序。
择一条小巷慢悠悠地拐进,触摸小巷的内里——小巷悠长、逼仄,缓步其间,青砖青石板,泛着幽光,小巷的沧桑在足音中回响。
哦,那个走在我前面,裙袂飘飘、长发披肩的姑娘,可来自戴望舒的诗行?只是,独缺一把油纸伞。“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有佳人,有小巷,足矣。小草们,愣愣地从地面或墙面的缝隙中挤出小脑袋,给寂静的小巷平添一份生趣。
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古老的木门。忽听得“吱呀”一声——有门开了,一位老奶奶探出头来,左看右顾,无人,便又将门关上。
散漫地朝小巷深处走去。拐角,藤椅上,一位摇着蒲扇的大爷看见我们,慢吞吞地说一句:“没路了。”定睛一看,墙上有字:“此巷不通,回头是路。”字写得歪歪扭扭,线条粗粗的,字体胖胖的,像小巷里的顽童。
小巷之行,倒与“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撞了个满怀,算是一种意外的体悟,不枉了。
小巷一头连着过往,一头伸向远方,等待着你的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