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阳”了,该怎么消毒?这几天很多网友都在发文讨论。有一位网友的建议在朋友圈刷屏,“如果确定自己已经阳性,麻烦大家丢垃圾的时候最好消杀一下,很多垃圾清运人员和拾荒者是老人,他们大多数买不到退烧药,他们更弱势。”这个暖心的建议被众多网友接力转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下,疫情防控举措优化调整正处于过渡期,感染者数量有所上升,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下,对他人的安危保有基本的共情,并让关爱与善意手手传递,不仅能消减疫情给大众心理上带来的恐慌,同时也能凝聚力量、增强防疫的信心。进而言之,这种互爱互助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疫情三年,让很多人对“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认,肆虐的疫情虽打乱了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却也让人性的底色得到磨砺与升华。今年4月,上海疫情期间“12罐可乐换出一个小超市”的新闻刷屏,这种“以物换物”的邻里互助精神把“远亲不如近邻”的佳话演绎到了极致;不久前,北京朝阳区慧谷阳光小区一位2岁孩子核酸阳性,父母抱着孩子准备去方舱隔离,同单元邻居签字劝这家人留下,也让人性的温暖留下了闪光的一笔。疫情无情人有情,相信,经受住疫情考验后的人心与人性,定会成为你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条接力刷屏朋友圈的暖心建议,让我们看到国人面对疫情时心态的日渐理性与成熟。三年疫情,让很多人明白“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个朴素的道理,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唯有一起携手、彼此包容和帮助,才能聚集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正如连日来许多人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阳过”经历,这样的现身说法不仅是对主流科普的一种补充,对社会心态而言也是一种疏导和疗愈。因为它不仅有效弥合了部分人的信息差,消除了大众无畏的恐惧,同时亦让新冠肺炎患者找到可以获取精神慰藉的“同路人”,从而更加坦然面对疫情。
一条接力刷屏朋友圈的暖心建议,折射出国人科学素养的显著提升。疫情发生以来,从“抽烟、喝酒可以增强防疫能力”,到“开暖气或空调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再到“感染一次新冠病毒相当于打一次疫苗”,类似的伪科学层出不穷,在让公众难辨真伪的同时,也给防疫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而今,不仅新冠肺炎患者懂得从垃圾消杀做起切断传染源,经过三年来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聚集”也已成为民众的日常习惯,更成了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最实用的措施。可以说,科学素养真正提升了全社会的“免疫力”。
一条接力刷屏朋友圈的暖心建议,也再次用行动印证着,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更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防线。大众掌握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只有对病毒多一些了解、对科学多一些敬畏、对自我防护工作多一些细致,我们才能从容面对各种疫情的突发状况,并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
寒冬生暖意,微光抚人心。一条接力刷屏朋友圈的暖心建议也告诉我们,面对疫情,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始终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就能以自身的确定性去应对任何的不确定性,逾越冬天,迎接近在咫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