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淑华)决定乡村振兴的诸多要素中,人才是核心一环,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接续踏上乡村的沃土,走出乡村振兴“青春”路。市政协委员丁丽红、出宏裕建议,大力做好政策保障、信息服务、技能培训、资金扶持等文章,破解我市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人才振兴的瓶颈和短板问题。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具有泉州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成绩斐然。丁丽红注意到,由于目前乡村聚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单向流动的现象仍较明显,强化乡村振兴的青年人才支撑刻不容缓。她建议,应构建更加系统、积极的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乡土青年人才专项培育工程”,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党校合作,以我市乡村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设置专业,订单式培养、培训专业化乡土青年人才;结合数字时代的特点,扶持适合年轻人立足乡村发展的新业态、新平台;深化“泉州市百社百村带千户”活动,开启“人才反哺农村”计划,为返乡创业或参与乡村治理的本土外出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或工作环境和条件。
在出宏裕看来,当前闽籍青年返乡创业主要面临经验缺乏、政策掌握不足、资金缺乏等困难。应搭建创业平台,出台各类支持政策,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搭建创业对接平台,以在线直播教学、请专家讲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为返乡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做好返乡创业青年创业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