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李文彬 徐阿兰 黄耿鑫 文/图)人勤春来早,清淤备耕忙。连日来,南安各乡镇抓紧修水利,有序推动河道和渠道清淤治理,疏通农灌沟渠堵塞,为春耕备耕和防汛抗旱夯实基础。
在梅山镇蓉中村,李老伯从田地旁的水沟里舀水洒向绿油油的菜地,他笑着说,“水渠畅通,浇水太方便了!”原来,村委会聘请的专职工人老李每天到竞蓉圳西圳巡视,一发现淤堵的情况马上疏通。“竞蓉圳这条水渠已经有500多年历史,可以说是周边农业生产灌溉的‘生命线’。”村干部李志敏告诉记者,蓉中村境内的西圳长2.7公里,并分出多条水沟直达田地,服务村民。2016年受台风“莫兰蒂”影响,主渠淤堵,无水灌溉。2016年至2022年,村两委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主渠和水沟进行多次清淤,并聘用专职工人每日巡视,如今水渠的水可灌溉蓉中村约400多亩农田。同时,为方便农民进田,防止老农跌倒,今年春天,村两委还在公路和田埂之间加装铁楼梯。
近日,在乐峰镇炉山村慕美自然村水渠施工现场,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工人们有序搬运水管、铲除淤泥。在工人的赶工作业下,水渠基本完成修缮并投入使用。“太好了,这条灌溉渠修好后,今年不用为农田灌溉用水发愁了。”炉山村的潘老伯开心地说。据悉,这条长1.3公里的水渠,此前因年久失修,出现下沉破损和部分崩塌的现象,水无法正常穿流,处于干涸状态,严重影响慕美自然村农田灌溉用水问题。2022年年底,经炉山村委会和潘氏五世宗祠理事长潘住强的多方协调,争取乡贤等各方捐款共计5万余元,对水渠进行疏通修缮,惠及400多亩农田灌溉。
日前,洪梅镇组织各村采取人工、机械等方式,对辖区各主干沟渠进行扩渠清淤,同时改善河道沟渠两侧的环境卫生,全力保障春耕灌溉。前不久,在该镇霞峰村一处渠道边,工人们操作挖掘机从渠道里挖出淤泥。渠道内,推土机等清淤设备全力运行,清理了河道内的淤泥、漂浮物、垃圾、杂草等。据了解,该渠段为霞峰村主要灌溉渠道,从美桥生态园霞峰段至三梅梅溪流域,全长约2.4公里。因长年水土流失,渠底沉积着不少淤泥,渠道蓄水能力较弱,对灌区内农耕生产用水造成影响。霞峰村紧抓粮食生产安全,对村主要灌溉渠道进行清淤。渠道清理后更加顺畅,提升蓄水功能,可灌溉惠及良田约500亩,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