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走深走实,提高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靶向性”、行业活跃性和发展广阔性,推动重点招商项目加快落地,2月20日—22日,由泉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黄金跋带队的调研小组走进厦门,通过走访电商园区和头部平台企业,深入了解当地政策措施和营商环境,学习厦门在电商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对标新高度,学习好经验,泉州“鉴往而知来”。三天的走访中一路看、一路问、一路学、一路总结和反思。让调研小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厦门十分注重国企主导下引进电商头部平台、大企业进而带来虹吸效应。同时,通过走访厦门这座服务贸易“明星城市”,调研小组也获得了电商在业态环境营造、政府服务比拼、异地产业协作等方面的诸多启示。□本报记者刘倩 通讯员黄凯 柯丽萍 傅灿标 文/图
启示一
包容即是诚意
竞争创造活力
半个月前,38家500强企业与泉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00强企业以如此集中而庞大的阵容亮相刺桐城,这是泉州有史以来第一次,也在全省开了先河。
孤守一方,看不到星辰大海;固步自封,等不来波澜壮阔。聚光灯照耀下的泉州来不及享受“高光”时刻,便火速踏上学习赶超的新征程。
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势头,泉州陆续派出多个对标学习的队伍。此次由泉州市商务局组团率有关科室及泉州电商协会、泉州跨境电商协会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小组,便是开春后较早出征的对标学习小分队之一。
厦门与泉州商缘相融、文缘相通、人缘相亲,两座城市有着太多的相同,也有很多的差异,从差异入手,更容易找到差距。
开放包容的环境吸引了部分大平台、大企业进驻厦门,而留住了头部企业也就留住了产业生态。调研组第一站来到厦门阿里中心,拜访了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组一行参观了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展示,了解阿里巴巴当前主要业务情况,并结合厦门实际情况就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等方面展开座谈交流。据了解,目前泉州市正积极与阿里开展相关项目落地泉州的对接工作。
随后,调研组还走访调研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厦门链建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谷道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位于厦门同安区的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几家企业也纷纷表示拟与泉州开展进一步深度合作或落地新项目。链建科技透露,希望以跟泉州市国企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建设“泉州市基建工程产业互联网”云平台,引导更多数字科技高层次人才在泉州聚集;谷道集团表示打算设立泉州分公司,拟和泉州市商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东“亚洲一号”项目拟在晋江落地物流园,正与当地政府进一步对接落实。
调研小组认为,随着大平台、大企业的落地,生态企业势必在泉州加速聚集,为城市创造出更大的动力和更多的价值。
启示二 服务就是磁场 信心堪比黄金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某种程度上,海的气质即是泉州的气质。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过去40年,泉州拿着“爱拼敢赢”“开放包容”脚本,打造了独特的中国民营经济奋斗样板。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泉州又该如何书写新答卷?
成功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成功的启示总是类似——不停自我怀疑,不断困知勉行,不怕革故鼎新。泉州相信:只有开放包容的大门越开越宽,“善学敢超”的进取劲头越跑越足,城市的“本钱”才能越积越厚。
良好的服务业营商环境和基础配套,对电商这样的融合性业态而言不可或缺。而厦门如何从一个基础薄弱的海防小城成为一座备受瞩目的现代化贸易城市和国际性港口城市?这样的发展经验,对泉州而言有重大借鉴意义。
带着“如何做好电商企业招商服务”这个命题,在位于集美区厦门软件园三期的红杉根众创空间,调研小组认真了解了电商企业对于政府这个“管家”的服务真实需求,以及电商园区对于企业放出的招商“大招”。
红杉根众创空间负责人透露,公司去年8月份刚到厦门软件园三期设立了分公司,目前仍在努力积攒积分,以尽早获得优惠购买园区办公楼的资格。
“积分购房”引起了泉州调研小组的兴趣。原来,在园区规划之初,厦门便提前让国企介入。政府向信息服务类型的专业国企购买“保姆式服务”,在国企信誉背书和责任担当下给足企业信心,招商运营团队做好园区企业服务,包括招商入驻全流程服务和园区运营全过程监管。企业如果想要进一步购买园区办公场所,则必须要有足够的积分,才能获得优惠购房资格。
从服务入手,“搬不走的不动产”同样能够发挥留住头部企业的作用。“表面上看,积分制度是企业入园的限制门槛,实际上却保障了入驻企业的长远利益。有国企团队全程跟进、追踪、监控,才能让园区生态实现良性循环,让整个园区始终保持信心和活力。”园区企业表示,这种制度设计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看淡眼前利,更重身后名。事实上,调研小组此行所走访的几个电商产业园区在场地建设、招商托管、园区运营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国企格局带来的不仅是名,更是企业的“安全感”和长远的产城联动效应。良好的电商园区生态会带来更大范围的城市生态改变,随着电商企业的相继入驻,厦门几大电商园区周边人气逐渐聚集,形成了新的城市核心板块,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繁荣。
调研小组认为,从二三线城市成长起来的传统企业有向一线城市布局的战略需求,但同时,带着“数字基因”的一线城市平台企业也有向二三线城市拓展的空间需求。泉州的当务之急,是牢牢把握传统优势,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做优做足服务,尽量承接大城市、大企业、大平台向外、向深拓展的空间需求,抢抓平台企业布局地方的黄金期。以平台落地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新的城市筹码,提高营商环境,提升城市量级,提振投资信心。信心堪比黄金,信心便是产业发展最大的“保护伞”。
启示三 产业就是生命 缺口也是入口
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为这座城市创造了最大的财富。专注于一双鞋、一件衣、一片纸、一颗糖、一把伞,泉州民企创造了全球20%的运动鞋产量、全国60%的石材进出口量、全国65%的工艺陶瓷出口量、全国20%的糖果产量、全国10%的纺织服装产量。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电子信息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形成超两万亿元制造业大盘,让泉州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城市前10位。2021年,泉州网络零售额近2500亿元,占福建省34%,在全国各个城市排名当中居第10位。
即便是这样一座全国赫赫有名的轻工产业之城、电商活力之都,也有一本属于自家“难念的经”。电商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泉州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的难解之题。尤其是随着电商直播在推动消费、促进直播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泉州相关人才短板的补齐需求尤为迫切。
调研小组认为,泉州有巨大的电商人才缺口,但缺口也是新机遇的入口。
厦门是外向型经济高度发展的经济特区,是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厦门如何吸引电商人才、培养电商人才、留住电商人才?在云创直播小镇,调研小组向中达电商园相关负责认真讨教经验。
该负责人坦言,电商人才全国都缺,得益于城市的软硬件综合环境、规划建设,外界都觉得厦门更好招电商人才,但真正身处厦门电商园区,电商业界普遍认为:泉州相比厦门更具有做直播产业的基因。
泉州有数万个传统线下批发商户,他们是最好的主播人选。批发商户对自家产品有着天然的熟悉感,他们跟消费者也有面对面沟通的经验和开放度,把小商户培养成主播,远比从零开始培训一个素人主播的成本要低得多,效果要好得多。“厦门与泉州两地更应该思考,如何加强协作,做大做强福建电商业态。”云创直播小镇负责人说。
泉州的产业带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单纯的业态模式的创新就能替代的,但泉州也不能固步自封地陶醉于传统优势。要丰富泉州的电商人才结构,不仅要从内提升自我,从外招贤纳士,更要形成自己的常态化人才培养机制。
从更长远来看,泉州还应多向先进地区学习,看到其他城市在培养电商人才方面的决心和努力,多与异地联动,多为企业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部分泉州跨境电商企业到成都设立分公司,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受制于人才。泉州市电商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泉州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约4万人,而成都是40万人。泉州作为这些跨境电商企业的总部,能够将一部分成都的电商专业人才吸引过来,丰富泉州的人才结构,但这还远远不够。过去几年,成都在打造电商人才高地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高招实措。例如,都江堰市携手清华大学电子商务国家工程实验室,打造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国内首个“教育+实训+双创+产业”的新兴办学场地;近年,成都又开办了都江堰电商学院,直接在家门口培养专业人才,向电商企业定向输送。
泉州依托强大的产业基础,有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打造文创电商等融合新兴专业的迫切需求和条件,是否也能通过民办公助、校校合作、校地合作等模式培养“基础、运营、管理”三级电商人才,打造新兴产业人才培训培养基地?调研小组透露,目前泉州市商务局正积极开展对接工作,拟联合福建经贸学院考察调研都江堰电商学院做法,争取在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落地清华大学电子商务国家实验室,探讨产学研常态化人才培养协作机制,也希望有关部门强化联络机制促成项目早日落地,有效推动泉州电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