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生命健康不可缺少的源泉。然而,晚上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不高等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专家提醒,不良的睡眠习惯可增加慢性疾病风险,拯救睡眠特“困”人需要“身心同治”,出现睡眠障碍要及时就医。
□本报记者 张沼婢 实习生 张颖娴
60.4%受调查者
存在睡眠类症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睡眠成为一部分人的一件“奢侈品”,职场中涌现“拼命十三郎”,他们舍弃睡眠时间投入工作。除此之外,报复性熬夜现象也在不断地压缩睡眠时间——白天被各种琐事缠身,只有当晚上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时间才开始属于自己,接着就是“无止境”的熬夜,从而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失眠问题。
《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指出,2022年11月至今,受调查者平均睡眠质量明显下降。60.4%受调查者存在睡眠类症状,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和失眠等问题普遍存在。不同年龄人群失眠率占比较高的是中年人群(82.3%)和青年人群(84.3%)。在性别上,女性人群失眠情况略高于男性2至3个百分点。
失眠体验相似
原因却各不同
泉州市第三医院心理咨询科国家心理治疗师楼翰认为,失眠的体验总是相似的,而原因却各不相同。
睡眠是最容易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功能之一。影响睡眠的因素有躯体疾病、心理问题、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等。主观上难以控制的失眠多数伴有焦虑。
有文献指出,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他们通常自我报告处于高焦虑中;焦虑程度越高的人睡眠质量越差。焦虑的人把关注的焦点指向未来,会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景产生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
而焦虑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状态的一部分。生活工作中的轻、中度焦虑,有利于我们更加专注高效地完成任务,但是,当我们把焦虑带到了睡眠中,它就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进而产生失眠的焦虑。
改善睡眠质量
利于身心健康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居住环境吵闹,调节好卧室温度、湿度,睡眠时室内光线宜暗不宜过亮,如果是对黑暗具有不安全感的人,可以在卧房有合适的小灯;减少噪音,选择合适的枕头,避免太软的床,不随意改变卧室的摆设,防止条件因素造成的入睡时间延长。
预防和治疗身体及心理因素造成的失眠。如,睡前不饮咖啡、浓茶及可乐等饮料,避免过饥过饱。不在睡前看一些刺激性强、情节紧张或恐怖的电影、电视和小说,一些家长喜欢在睡前给孩子喝含有人参、苯丙醇胺的补脑液,也会引起孩子的入睡时间延长。最好在入睡前一小时,喝杯热牛奶加苏打饼干,既能保证晚间热量供应又能防止夜间胃酸的刺激。对于睡前紧张、兴奋不安,不能入睡者,需要调节紧张的情绪,可采用闭目养神,听节奏舒缓的音乐,洗个热水澡,躺在床上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等方法。采取正确的睡姿,采用舒适的体位,一般右侧位是最佳的睡眠体位,左侧位容易压迫心脏,仰卧和俯卧容易引起呼吸不畅。让全身肌肉完全放松,也可给予适当的头部及四肢的按摩。
建立“床——睡眠”的良好链接。简言之就是:“不睡觉的时候不去躺床上”。如果躺床上后,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就不要一直躺着了,可以下床做一些轻松的活动,比如坐着看看书,听听音乐等,有了困意再上床睡觉。
客观看待失眠。正常人群偶尔也会失眠,这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睡眠是个被动过程,越是紧张害怕睡不着,越容易失眠。仔细想想自己对失眠的态度是什么,如果面对失眠学会接纳,与它和平共处,不加评判,将睡眠的期望值降低,它早晚会自然消失。
识别应对失眠背后的情绪。如果长期处于失眠且无法自我调适,那很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请及时到正规专科医院进行心理CT测评,及早识别导致失眠的罪魁祸首,并寻求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