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泉州市区东湖街旁的仕公岭奎生山,长眠着74名解放军战士,其中有38名烈士。昨日,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丰泽区依托近期揭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条街(东湖街),举行“我们的节日·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社会各界近百名人士冒雨祭扫烈士墓,表达对先辈的深切悼念和无限哀思。□本报记者 廖培煌 林劲峰 通讯员 丘广洪 实习生 苏春艳 文/图
近百人冒雨祭扫烈士墓
昨日上午9点多,阴雨绵绵,参加当天祭扫烈士墓活动的人士赶到东湖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集中。随后,近百人雨中撑伞,步行到距离尚园小区不远的后山上。这里的山峦不高,与其毗邻的国道324线是泉州城区北侧、仕公岭一带入城重要通道。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这场“我们的节日·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烈士足迹”,由丰泽区委文明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东湖街道办事处、东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凤山社区、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东湖实验小学、泉州真情在线公益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主承协办单位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条街10多个共建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退役军人、志愿者、学生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烈士墓集中安葬区所在的山峦为“奎生山”。进入一片建筑区后,赫然可见一处台阶,半坡上茂密林下,坟墓整齐有序。
繁盛松柏树下,人们神情肃穆,气氛庄严。东湖实验小学的学生志愿者在现场为烈士墓碑逐一描红,一部分志愿者在雨中清理落叶、纸屑等物品。大家将鲜艳的黄色菊花一一摆放在74座解放军战士墓前。
集中安葬区长眠74名战士
“奎生山烈士墓集中安葬区里长眠着74名解放军战士。”丰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林新福说,奎生山烈士墓集中安葬区有烈士墓38处、牺牲病故军人墓36处,另外有群众墓5处。
据了解,烈士、病故的解放军战士,分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数支不同部队。烈士牺牲、战士亡故的时间主要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74名解放军战士中,除了4名无名烈士,大多身份明确,姓名、所在部队、牺牲(死亡)时间等信息,在墓碑上一目了然。根据墓碑碑文上记载,这些战士来自福建、浙江、北京、上海、四川、辽宁、河北、江苏、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地。
上午10点多,参加祭扫活动的所有人向烈士集体默哀鞠躬。志愿者谢建华发表倡议说,作为新时代的干部、青年、志愿者,我们要不忘先人和历史,铭记烈士的英名和壮举,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烈士遗志,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先烈精神陪伴我们前行
奎生山烈士墓地理位置不显著,上山还得穿过建筑,颇为曲折,但多年来,相关部门和中小学都持续组织人员前来祭扫。
“50多年前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知道这边埋葬着不少烈士。”丰泽区退休干部蔡和平感慨地说,后面有一段时间,这里林木繁茂,荒草丛生,坟墓开始老旧,相关部门后来做了大量整修工作,“保家卫国的烈士,是不会被人遗忘的。”
林新福介绍,2021年,丰泽区投入经费,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修缮,建设了挡土墙和上山的台阶,并硬化坟墓及周边空地,同时做好日常养护管理,定期组织开展现场巡查,保证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管理到位。
“不论历史的天空如何风云变幻,英烈精神都像灯塔,指引我们前行。这些烈士洒热血谱春秋,长眠在奎生山烈士墓集中安葬区,尽管我们无法记住他们每个人的英名,但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却的英勇。”丰泽区委文明办二级主任科员叶生荣说,他们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条街(东湖街)的志愿服务队伍,配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属地,做好烈士墓日常养护管理,组织党员干部、中小学生等开展祭扫活动。
记者了解到,丰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致力于为英烈寻找亲人,已成功寻找6名烈士家属、5名病故军人家属和1名牺牲军人家属,进一步挖掘宣传烈士墓背后的英烈故事,令当代青年能够追思英烈,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