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溪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开发袋泡茶、速溶茶、茶含片、茶水饮料等快捷茶品,壮大茶机械、包装、器具、物流等产业,培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不断创新茶叶及其配套产品。
目前,安溪新茶饮基底茶年供应量5万吨以上,供应链初步形成,成为全国重要基底茶供应基地;茶包装年产值近40亿元,成为重要的茶叶包装生产地和集散地。
□本报记者 谢伟端 陈小阳 实习生 柯雅清 文/图
打造新式茶饮供应链
安溪县芦田镇以兴溪茶业为支点,打造“终端销售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兴溪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生产加工,兴溪茶业责任有限公司负责销售。其生产的茶叶符合欧盟标准,每一批成品茶都会送往上海或者法国采用相关设备进行检测,成品茶按等级定价。兴溪茶业实行订单式生产,不仅出口到英、法、美、日等国家,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安溪县城的兴溪茶业公司,参观了公司的研创工厂。研创工厂配备了审评室、检测室、烘焙室等专业部室,以及各类专业仪器。兴溪茶业负责人王吾河告诉记者,这些部室的建设是为新式茶饮服务的。兴溪茶业常年开发海外市场,通过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标准认证,原料库存量大,平时库存都达到500吨以上,高峰期一个月出货200多吨。这几年,新式茶饮兴起,对茶叶的需求量非常大。
“一杯新式茶饮需要用到的茶叶大概是2克,如果使用100多元的茶叶做原料,算下来每杯的成本大概两三毛钱。这样的成本对于整杯茶饮来说较低。因此,这几年,新式茶饮公司都愿意购买档次较高的茶叶做原料。”新式茶饮面对的是年轻人,口感要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也要满足流行趋势。在兴溪茶叶的检测室,能测试茶叶的香气和发酵程度等指标,“现在年轻人有的喜欢发酵30%的茶叶,有的喜欢发酵70%的,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产品。”审评室可以让新式茶饮公司人员现场调配茶汤和其他原料,制作出好喝的茶饮。而烘焙室则可以现场烘焙出各种发酵程度和口感的茶叶,供新式茶饮公司人员选择。茶叶库存量大,有设备加持,新式茶饮公司人员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产品,很快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潮流。茶业公司也能根据新式茶饮公司的香气和发酵程度等方面的要求,及时指导一线生产。
带动基层茶农发家致富
一线负责生产的合作社和茶农在接到茶业公司的订单后,生产出适销的产品。在芦田镇兴溪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湖村格区,记者从该合作社负责人王文兴处了解到,湖村格区现有茶园1000多亩,全部由合作社按欧盟标准统一管理。每年10月初合作社便开始制作秋茶,90多名采茶女工从上午九点半到下午四点不间断采摘茶叶,合作社每天制作的毛茶达1000斤。“繁忙的秋茶制作期能够持续一个月左右,合作社生产的茶叶以安溪铁观音为主,毛蟹、本山、黄旦等茶叶为辅。”合作社有长期员工20多人,负责管理茶园,“他们基本上都是芦田镇区附近的留守老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每人每年收入4万多元。”而在茶叶采制季,合作社要临时聘请100多位采茶女,来自芦田镇的芦田村、石盘村等村落,每天采茶能领到100多元的工资。
除了湖村格区外,大坪埔和白荇、三洋等也是茶企的集中加工点。合作社负责监督这两个点的农药和化肥使用,茶园管理和茶业采制则由这几个点的人员负责。其中三洋分点是由两户老夫妻带领一些小工耕作,在这两户老夫妻的悉心管护下,这里每年能产出七八万斤毛茶,每对老夫妻能收入十几万元,做了几年,其中一对老夫妻就回老家西坪盖了房。同时,还资助20多万元给在泉州上班的儿子也买了房,日子过得很红火。
新式茶饮提高茶青利用率
以往,在安溪铁观音茶叶制作工艺里,一般都采用茶青“一芽三叶”,其余的茶青大都废弃不用,甚为可惜,如今,它们也有了用武之地。在位于安溪感德镇的佛罗花(福建)综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刚刚上马的全自动乌龙碎茶生产线将茶青“吃干榨尽”。这条生产线除了对茶农废弃的茶青进行回收、加工利用,使之“变废为宝”,还能对春秋季出产的铁观音毛茶进行磨粉、精加工,综合利用率高达80%。
“安溪铁观音其实全身都是宝,我们专注于茶叶深加工,进军全茶利用,并发挥安溪籍海外华侨多的优势,建立稳定的海外销售渠道,生产出更符合海外需求的铁观音茶产品,以提高经济效益。”该公司副总吴华杰向记者介绍,不同于国内消费者,东南亚及欧洲地区的茶叶消费者大多倾向于碎茶或抹茶,因此,除了将茶青做成乌龙碎茶外,铁观音初制生产的毛茶也能加工成茶粉,制作出各类茶衍生品。
在位于感德镇的福建高速槐植服务区(铁观音主题服务区),铁观音奶茶、袋泡茶、速溶茶、茶含片、茶水饮料等一款款各具特色的铁观音快捷茶品特别引人注目。
“现在,‘一芽三叶’采摘后,剩下的茶青还有企业收购,额外多了笔收入,太好了!”安溪县感德镇茶农陈忠诚说,“每当茶季时,茶叶深加工企业都会收购茶青,仅此一项可增收五六千元。”
在安溪,夏暑茶无论是口感还是知名度都不及春茶与秋茶,价格也较低,所以很多茶农一般都只制春、秋两季茶。安溪县感德镇镇长林连根告诉记者:“有些茶农出于茶园管理需要等原因,还是会采摘一定数量的夏暑茶,但是这些夏暑茶的销路,往往是个难题。”如今,安溪茶农的夏暑茶多了个“好去处”。“去年夏季时,有2500多户茶农冒着烈日,排队等候茶叶深加工企业收购他们采摘的夏暑茶。”林连根说。
“我们检测发现,夏暑茶中茶多酚等有益成分跟春茶、秋茶差不多。只要把夏暑茶萎凋,去除30%的水分,经破碎、发酵等工艺后,可制成乌龙碎茶,拓展市场新空间。”吴华杰表示。
安溪感德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2021年也与茶叶深加工企业成为合作伙伴。“自从有了茶叶深加工公司后,我们多余的茶青有了好去处。”合作社理事长陈庆云说,每年,对方都会找合作社购买7万斤以上的毛茶,收购金额超过500万元,其中不少是多余的茶青。作为产茶大镇,感德镇有茶园5.5万亩,每年出产茶叶5000吨。若这些茶青被收购,进行深加工开发、利用,能大大增加茶农的收益。
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新引擎
以铁观音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安溪铁观音茶酒等新产品也在悄然兴起。“铁观音茶酒能够实现无粮发酵,富含茶多酚,香气浓郁。”安溪益酩茶酒酿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伟铭说,“下一步,我们还要研发安溪铁观音天然茶香系列产品。”
“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正逢其时。”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志明表示,安溪持续推动茶产业工业化进程,发展茶叶深加工业,能有效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全产业链增值带来的收益。
记者深入安溪县各产茶区采访时发现,在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创新活跃度高、联农带农紧密的茶加工企业。一方面,龙头加工企业利用自身高科技工艺,综合利用夏暑茶,以及多余茶青,生产出系列茶加工品,使得茶叶生产附加值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和驱动茶叶深加工,并连接农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地建立联农带农的创新合作机制,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带动当地茶农增收致富。
毫无疑问,茶加工企业的引入,不仅填补了茶产业深加工的空白,也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