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深入贯彻“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专项行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项目奋战年”活动,重点项目建设态势良好,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1—3月,全区140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6.1%。
□本报记者 陈桂生 通讯员 陈丽媛 刘峰 文/图
聚焦高质量发展
推动项目高效落地
今年以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泉州海山大道第四标段工程项目积极落实“项目奋战年”部署,组织施工作业人员400余人、各类大型设备100余台、箱梁支架17联,全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完成桩基92%、承台77%、墩柱63%、箱梁25%,为项目按时竣工奠定坚实基础。
台商区建立全区“大督查”工作格局,强化区项目协调办与重点办联动作用,聚焦目标任务、立足职责职能,充分发挥“钥匙+鞭子”作用,重点围绕省、市重中之重项目深入一线督查检查、协调推动、解决问题;对严重逾期、问题突出受到通报的,在年度绩效考评中从严扣分;对重大项目遗留问题,实施旬通报和问题销号制度,明确时限解决到位。截至目前,协调解决问题21个,为泉州实验中学附属艺术体育学校二期等8个项目扫清建设障碍。
台商区制定下发“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2023年专项行动方案,紧紧围绕已签约招商项目,着力抓好项目签约落地竣工投产全周期服务,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服务机制,通过“早午晚餐会”等餐叙和日常走访形式密切沟通互动,努力帮助业主解决项目落地投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水电气使用、证件办理、政策对接、纠纷调处等方面当好“店小二”,为下一步招商引资和储备项目打牢基础。一季度累计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291.44亿元,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个。
聚焦“三争”目标 推动项目奋战破难
台商区从强化征地拆迁、量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向发力,着力破解项目发展瓶颈。成立项目建设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12345”一线工作法,各职能服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速前期审批,落实用地、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1—3月,5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0.1%。
为破解项目征迁新难点,围绕“突破一批、扫尾一批、推进一批”要求和“能快则不能慢”原则,台商区按月梳理久拖不决、长期影响进度的征迁项目,组织专业工作组,集中力量突破各个项目施工障碍。截至3月底,完成征迁土地38亩,占一季度计划100%。第一季度完成电网工程塔基用地征收任务,关键性工程百崎220kV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进一步满足区内产业用电负荷增长需求。
同时,台商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数字赋能+营商监督”方式,依托“制度+科技”手段,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率先建成融“惠企、便民、治理、监督”于一体的“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创新推出一系列数字化应用服务场景,实现政银企、区镇村“三域三级”在线协同,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打造更加便利化、更具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机制。
聚焦机制创新 推动项目滚动接续
今年,台商区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招商图谱与招商政策梳理编制工作,确定清晰的招商引资目标区域和目标企业,实现项目招商从优选到精选,力争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关联度高、亩均效益好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以“文旅+”专项行动为主攻方向,确立“跨界融合”“虚实结合”的文旅资源提升路子,推动该区“绿色山岸线、蓝色海岸线、海丝文脉线”融合发展、串点成线,持续擦亮“蓝色海湾”品牌。
此外,台商区在创新项目阶段性折叠审批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再改革再深化,率先开启“一站服务、一窗集成、一口通办”的行政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