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丽虹)天气逐渐炎热,不少市民发现,室内外蚊虫越发活跃。昨日,记者走访获悉,近期被蚊虫叮咬后前往医院皮肤门诊就诊的患者有所增加。
市民张女士上周日带家人到公园野餐,当晚回家后,她发现自己双侧小腿出现了许多小包块,奇痒无比,便自行涂抹了清凉油。次日早晨,她意外发现腿上局部多处出现了大水疱,急忙到泉州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医生对水疱进行处理,并开了口服抗过敏药物。
“随着天气变化,人们衣着减少,户外活动增加,虫类接触概率大幅上升。5月以来接诊了不少虫咬皮炎患者,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泉州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丽纳告诉记者,虫咬皮炎也叫丘疹性荨麻疹,一般主要由蚊子、虱、螨虫、蠓等蚊虫叮咬引起,不同的蚊虫致敏源不同,有些过敏体质的人被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较为剧烈,局部甚至会出现水疱、大疱,若抓破会形成浆液性或血性结痂。被蚊虫叮咬后,若皮疹瘙痒剧烈、皮肤炎症严重的患者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王医生提醒:预防蚊虫叮咬,首先要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及时消灭蚊虫。定期清理家庭卫生死角,特别是水池、卫生间、墙角、下水道口等隐蔽处,保持台面干燥不留积水,每天清理产生的厨余垃圾,能够有效防止蚊虫孳生。经常更换床单、被套及贴身衣物,清洗后最好日晒,能有效去除尘螨;易过敏人群避免去草丛、树荫或潮湿等蚊虫多的地方玩耍,日常可使用蚊帐、防蚊喷雾、电蚊拍、花露水等杀虫防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