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榕江县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正式开赛,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引发广泛关注。20支由当地群众自己组成的球队以及数万观众,用激情和欢呼点燃了夏日夜晚,被网友们称之为“村超”。
榕江县的“村超”之所以能成为“顶流”,并非偶然。据媒体报道,榕江县共有县级足球特色学校4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特色学校14所,已经建成足球场25块,其中学校球场22块,社会球场3块,全部免费开放,且榕江县38.5万人口中,接近5万人会踢足球。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榕江县“村超”的火爆成为可能,亦如著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所言:“这是深深扎根于土壤的足球狂欢节!”
无论是去年风靡全国的“村BA”,还是今年火爆全网的 “村超”,乡村对体育文化由衷的热爱,都让人看到文体活动对推广乡村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当我们在为这一现象感到振奋时,也应当进一步思考,在乡村“空心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如何让这种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盆景”,连缀成振兴乡村的“风景”,从而真正做到以文化留人拴心,筑牢乡村振兴的基底。
近年来,小众旅游地不断出圈,螺蛳粉捧红了柳州、烧烤带火了淄博、电视剧《狂飙》打响了江门,无不以事实告诉世人,在做好做足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多种平台和宣传渠道,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的“小地方”就能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进而言之,乡村要振兴,就不能一味坐等靠要,善用渠道、主动而为去发展好自身的特色产业,已是一门必做的功课。
正如榕江县的“村超”,就将足球比赛的赛场变身为一个文化集市。除了气氛热烈的球赛,在比赛中场休息时还有吹芦笙、敲木鼓、跳多耶舞和少儿体操等民俗展演和加油助威活动,使足球场成了不折不扣的民族风情大舞台。这一以点带面的操作方式给人的启迪就是,乡村要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就要充分盘活“家底”,激活内生动力。
毋庸讳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抓好精神文明,方能真正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加强凝聚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从单一化向品质化进阶,这也迫切要求各地政府不断扩大文体优质产品的供给渠道,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仍长期存在的现实语境下,农村基本的文体服务若做不到和城市的均等化,那么城乡之间的资源不平等便会加剧乡村人员的流出,乡村振兴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乡村振兴,文体先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还特别提出“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足见丰富的文体活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不断进行深度挖掘,多维助推乡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让农民在具体可感、生动丰富的文化载体上找到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乡土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厚重底色。
榕江县的“村超”火爆离不开当地政府多年培育出的软实力,但这种软实力里蕴藏着不可辩驳的硬道理,那就是厚植文化优势为乡村振兴充分赋能。说到底,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让文体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最有力的精神支撑,让农民成为乡村文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以文促旅,以旅兴农”这篇大文章才能真正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