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享有“世界陶瓷之都”美誉的德化县,2022年陶瓷产值突破500亿元,时隔14年再次获评省经济发展“十佳县”,首次荣膺中国创新百强县,并列入全国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首批试点。
八方英才“齐聚”,创新创业“功成”。近年来,德化县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持续提升人才工作质效,助推加快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
□本报记者吴宗宝 通讯员李子鹏
凝聚人才发展“源动力”
做大做强“人才链”
环境好,“千里马”纷至沓来。近年来,德化围绕陶瓷、旅游、康养、教育等行业大力实施“六德”工程,构建了从“1+N”政策框架到涵盖“引进—培养—服务—保障”多环节的“1+1+N”政策体系,持续做大做强“人才链”。
培育了一批领军人才。遴选20名省级陶瓷大师作为国家级陶瓷大师重点培养对象,从专题培训、个人进修、专业研究等七个方面给予支持。实施省级陶瓷大师培养“百人计划”,选送100多名优秀青年陶瓷人才接受系统培训和艺术熏陶,培育壮大省级陶瓷大师储备队伍。
孵化了一批青年新秀。实施青年陶艺人才领航工程,从技能培训、项目攻关、参评荣誉等10个方面对青年陶艺人才进行扶持,组织39名省级以上陶瓷大师与500多名学徒“结对”授艺,促进传统技艺传承发展。
培养了一批产业工匠。针对陶瓷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加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力度,每月组织举办陶瓷雕塑、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专题培训班,每年培训陶瓷技能人才9000多人次。
构筑人才集聚“新平台”
做大做强“创新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德化通过成立德化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四大研究院”,打造人才智库平台,并引进中国工程院樊明武院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等领衔的57名专家学者,组成陶瓷产业创新发展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同鑫陶瓷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人才工作站,采取 “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等模式带动人才创新,围绕陶瓷企业和产业需求遴选确定项目清单,引导高技能人才组团领办,对陶瓷制作工艺、烧制技艺、材料配方等12个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促进企业突破式转型发展。
打造引才用智“强磁场”
做大做强“产业链”
拼经济、促发展,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德化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积极打造引才用智“强磁场”。
科技领域上,德化与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等知名科研院所,开展微晶玻璃陶瓷中试、尾矿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稀土试验等项目研发。对新策划的氮化硅陶瓷等材料项目,收集企业必需、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集中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助推高科技陶瓷产业发展。
电商领域上,通过成立德化县电子商务协会,引进32名业界大牛组建“互联网+电商”、企业生产研发等5个方面专家团队,举办工艺美术网红主播技能培训、“淘宝主播造星计划”等活动,培养陶瓷电商、直播人才2600多人。在电商人才“驱动”下,2022年德化电商交易额达182亿元。
项目巡礼
“一事一议”
引进高端人才
今年,一场“德化杯”书法报·全国书法海选大赛成功举办,吸引100多位国内外书画名家和艺术爱好者参与,让德化再次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此前,德化柔性引进“西冷印社”陈浩等5名高端人才担任顾问指导,并成功策划这场艺术盛宴。这是落实高端人才“一事一议”政策的具体成果之一。
2021年,德化出台引进高端人才(团队)“一事一议”管理规定,实施“对接-认定—落地—价值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对初次来德化的工业设计“大咖”、国内外艺术名家、科研领军人物等,给予用地、工作经费、生活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支持。
“一事一议,就是为了精准引才、用心留才!”德化县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德化还主动对接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上海美院院长曾成钢、中国国画院当代艺术中心主任方力钧等,成功引进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白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明2位国内知名艺术家,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