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乘公交、少用一次性筷子,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以让人们在碳普惠、碳交易平台上赚取收益。在这样的市场机制激励下,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低碳行为,都可汇聚成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力量。
碳普惠飞入百姓家
碳普惠是一项创新的自愿减排机制。这套机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碳金融”的方式,具体量化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并赋予一定的价值,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实现个人碳减排“可记录、可衡量、有收益、被认同”。
早在2015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普惠试点。近年来,多种类型的碳普惠机制越来越丰富。6月初,武汉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市民扫码登录即可创建个人碳账户,践行乘坐公交地铁、租用共享单车、减少一次性用品等低碳行为后可获得碳普惠减排量。
碳普惠走向大众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以前,如何准确计算个人减碳数量并形成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是最大难点。”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说,随着数字经济和智能商业兴起,个人衣食住行的碎片化碳排放有了量化的可能,促进碳普惠走进日常生活。
去年11月,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发布的我国首个《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各地、企业和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以“量化减排+正向激励”为核心价值,为个人碳减排赋予如消费权益、实物兑换、公益荣誉、生态贡献等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激励建立后,个人碳账户将成为一个人的无形资产。虽然目前碳普惠减排量以兑换商品为主要激励方式,但有业内人士乐观估计,未来碳普惠减排量,有望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交易品种体系,优先被用来抵消碳排放。
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据了解,个人消费端的能耗远比想象得要高。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公众的低碳意识仍然不足,可以利用市场化手段不断开拓“卖碳”应用场景,促使公众提升绿色低碳意识。
今年4月公布的《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逐步制定和建立覆盖衣、食、住、行、用等个人生活领域的碳减排评价规范和场景,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公众参与碳减排活动提供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业内人士指出,应鼓励相关单位和企业设立内部个人碳账户,将步行上下班、光盘打卡、回收衣物等减排行为换算成积分,再配合一定的年假、奖品等鼓励,在小范围内率先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转变打下基础。
银行在降低个人碳排放方面也大有可为。据了解,一些银行搭建对接生活缴费、电子账单、线上转账等金融场景的“碳账户”,用户的绿色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还可以兑换商品、优惠券,让个人碳减排量资产化、价值化,受到市场欢迎。 (经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