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芳蓉)文化交流是促进全球人民团结协作的关键。昨日下午2时,在泉州滨江皇冠假日酒店开展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暨太和文明论坛人文交流分论坛。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嘉宾就如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相互理解发表了观点。
“非常高兴来到‘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一届的太和文明论坛也从此起锚。”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顾伯平首先发言,他讨论的话题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中国文化自信与国际话语力。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常务副所长丁一凡先生在发言中提到,泉州是文明互相包容的典型,道教代表、佛教代表、天主教代表在这里都有体现,可以表明在千年前,这些不同的文明宗教在这里可以互相包容,而这个背景恰恰是建立在泉州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商业中心上。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各种文明有更多的包容感,不会出现很大的矛盾。因此,经济发展和文明包容是并行不悖的,甚至是互相促进的。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丹斯里勋爵、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会长翁诗杰先生发言的题目是《从传播的痛点到文化自信的崛起》。他在论坛后的采访中告诉记者,他从族谱上了解到他的远祖来自泉州,这次是他首次来到泉州。“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觉得应该广为宣传。此次2023国际海丝纪录片大会是一个很好的亮点,希望今后泉州能够多维度拓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开拓。”
听完论坛,特地从晋江赶到活动现场的吴仪婧同学收获颇深:“泉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一名泉州人,如何讲好泉州故事是一个一直困扰在我心中的问题。此次论坛上嘉宾的发言让我看到了讲好泉州故事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她认为,在内容方面的突破可以转变以往宏达叙事方式,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起受众的共鸣。
吴仪婧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放暑假在家的她在看到“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推送后,对不少论坛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线上报名参与。她说:“难得有机会参与这样高端的活动,我一共报了3场自己感兴趣的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