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耿煌 陈灵 通讯员黄翠芳)“谢谢你们的帮教,我会吸取教训,好好监护孩子。”最近,与检察官电话联系时,一名临界未成年人家长如是说。
2023年4月,在校中学生许某某经庄某某介绍,向同校同学收集10余张电话卡。但办案检察官查明,在这起案件中,许某某为电信诈骗提供帮助,甚至主动拨打诈骗电话。
“近年来,我们发现利用未成年人充当犯罪‘工具人’的案件持续高发。”南安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吴慧敏介绍,这主要体现在未成年人提供银行卡、电话卡给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甚至帮助转移犯罪所得,主动拨打诈骗电话,成年人利用女性未成年人提供陪酒及让客人搂抱等色情陪侍服务等。
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能力低、易于控制指挥以及低龄未成年人无须承担刑事责任的特点,将未成年人作为犯罪“工具人”,自己当“幕后黑手”,导致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更加凸显。
对此,南安市检察院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与感化并行。对利用未成年人充当“工具人”的犯罪分子从严惩治,对被利用的未成年人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宽严并重;重视法治教育,把好源头预防关。持续性加强与教育局、学校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常态化开展校园法治教育建设,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方法,鼓励和指导在校教师以播放法治教育宣传片、微电影、组织学生观摩庭审活动及举办模拟法庭等多元化方式开展未成年人普法工作;强调监护责任,织好家庭保护网,注意加强与学校的监护对接,避免孩子因“失管”状态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