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泉州因22颗世遗明珠而闻名遐迩。22个世遗点,灯塔占2个,六胜塔就是其中之一。
茫茫大海,船舶行驶其中,很难辨别东西南北,航标灯因此应运而生。古老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为了指引来往商船,在石湖海湾设立了最早的航标灯塔——石湖塔,也就是现在的六胜塔。
六胜塔位于福建泉州石狮市东北角的海岸线上,其所在的这个小渔村叫石湖村,因海浪侵蚀岩岸形成三面弧形的岩碧、海水平静如湖面而得名。弧形海岸线围起一面“涵虚宝镜”。这个天然渔港,平时是渔民们出入泊船之港湾,也是节日戏水、活动的好场所。由于弧形海岸形成海湾,大多时间是背风,因而没有波涛汹涌、大风大浪,而是水平如镜。六胜塔就屹立在这个美丽渔村的岩石海岸制高点——金钗山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航标灯塔,石材料、石结构、石基础、石雕刻,塔顶上的航标灯曾指引无数过往船只安全航行。
登上金钗山,感觉就是岩石的世界,受海蚀影响,形成了很多美丽奇异、巧夺天工的岩盘、孤石,加上裂隙发育和人类的开采,造就了各式各样的海蚀崖、海蚀槽和石窖、石塘的艳景。这里的制高点视野开阔,雄踞四面八方、虎视蚶江大海,进入泉州湾的过往船只一览无遗,聪慧的祖先因而在此选址建塔,指引海上航行。六胜塔底金钗山脚下的林銮古渡口就是建在天然向海延伸的岩盘上的码头,天然的岩基、伸向海深处的岩盘,一切都是大自然精心设计,巧妙布局,浑然天成。
这里的土壤和水分不大适合植被生长,沿岸的树木都是一些经得起大风大雨的耐盐碱植物,经人工的技术栽培,有一些花草植物也郁郁葱葱。这里的海滩是泥滩,是一次次的潮起潮落,海水把细微的粘粒带入海湾,在接近静水的“石湖”里淤积,重复多次、常年积累,才慢慢形成的,偶尔有大风大浪也会带进比较粗的颗粒,如砂粒、贝壳碎片,使泥滩成分丰富多彩。泥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微生物,营养成分很高,渔民在其中养殖多种海鲜,美味可口。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六胜塔经历过多次地震而屹立不倒,这和它的八角整体外形和内部榫卯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外形和结构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因此挺住了历史的沧桑、挺住了时间的摧枯拉朽、挺住了地动山摇的考验。塔山外围岩石海岸,边坡经过三百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霜冻,经历三百多年的台风地震、天灾人祸,经受三百多年的严冬酷暑、洪水猛兽,却依然屹立挺拔。三百多年来,它维护了山的稳定,保护了山坡顶上人家的生命和财产,保护了宝塔,保存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坚强地竖立在我们的眼前。
这是奇迹,但并不是偶然,这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辛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世世代代百姓劳动和成功经验的产物,是华夏所有子孙后代的骄傲。(林培贞)
征稿
启事
“我爱泉州世遗”征稿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各地旅行爱好者、外国友人等,提供与泉州世遗的相关故事、文字、图片等,共同展示泉州世遗与人之间温馨美好的故事。来稿字数在800字以内,图片需注明拍摄者和图片内容概要,本报将择优予以刊登,或深入采访后进行报道。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zkb@qzwb.com,或者拨打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提供线索。请注明“我爱泉州世遗”征稿活动,提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稿件和线索刊发后,将寄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