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虽小,却是关系民生的大工程。近日,在全省县级以上残联理事长(扩大)培训班上,晋江针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开展情况及经验成效作典型发言,近年来晋江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有效实践,在全省残联系统起到样板、引领、示范作用。
无障碍环境建设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其中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更彰显社会的人文关怀。目前,晋江共有持证残疾人2.72万人,其中重度残疾人9489人。
为更好地解决残疾人群体存在的出门难、洗浴难、做饭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去年晋江启动福建省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点示范县创建工作,在晋江19个镇(街道)实行“整镇推进”“一户一案”“全屋智能”模式,截至目前共完成改造1461户,在帮助残疾群众更好独立生活的同时,也打造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晋江样板”。
晋江磁灶镇上厝村村民张某早年从事修车工作,在一次维修中因升降台突发故障下落,造成他脊椎损伤,丧失劳动力,只能长期卧床。去年5月,晋江残联联络员在走访中发现,张某家进门处有多处门槛、台阶,轮椅通行存在障碍;家里未配备符合残疾人需要、可以供残疾人煮饭热菜的灶台;卫生间门太窄,轮椅无法通行。
随后,晋江残联通过聘请第三方团队,为张某量身制定一套无障碍改造方案,并把他家列入晋江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示范户。与此同时,张某报名晋江首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经过14天的训练营生活,重新掌握了生活技能,实现了生活自理。
经过3个月施工,住在“按需改造”后的家里,张某不仅能够独立做饭、洗碗,还能自己如厕、洗澡,并经常和在训练营上认识的“轮友”,相约坐着电动轮椅到公园、商场游玩。
据晋江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再次列入晋江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筹集改造资金630万元,在去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基础上优化提升改造内容、规范改造全流程,深度聚焦服务残疾人需求,从“提标、扩面、增项目”为切入点,将不同残疾类别特点和普遍需求结合,实现“个性化”改造,流程更加高效、覆盖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结算更加科学、服务更加突出,“有碍”变成“有爱”,让无障碍改造“改”到残疾人心里、为残疾人家庭“造”出幸福。
根据摸排,晋江目前还有4000户左右的残疾人家庭有改造需求。接下来,晋江残联将在联合施工团队不断收集残疾人用户反馈,持续提高无障碍设施的可靠性、舒适度及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围绕“个性化”目标,排摸底数,入户模拟残疾人生活场景,根据残疾人“生活动线”,一户一案、一人一策。在通盘考虑残疾人功能障碍、居住需求和环境改造等条件的基础上,注重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精准化设计、精准化施策,确保无障碍设施安全、实用、舒适、耐用,让残疾人轻松无忧享受无障碍居家生活,力争在今年新增完成1500户无障碍改造,在2025年之前实现改造全覆盖。
□记者 黄祖祥 通讯员 林小杰 林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