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只要开口唤一声“阿嬷”,便仿佛咬了一口蘸了蜜糖的糯米糕,齿颊生香。大字不识几个的“阿嬷”,俨然一本行走的生活百科全书,厚厚的茧布满了大大的手,厚厚的爱包裹了每颗在疫情防控中居无定所的心。
上周,《泉州晚报》微信公众号上,一篇和“泉州阿嬷”有关的推文如同强力磁铁,牢牢攫住了大批读者的心。推文里,有张照片很吸睛——红砖古厝里烟火弥漫,阿嬷银丝满头,脸上的皱纹如斧凿刀刻,她佝偻着腰背,一手掀锅盖,一手掌饭勺,蒸腾热气中,勾人口腹之欲的咸饭即使隔着屏幕,仿佛也有喷香汹涌沁鼻。红砖古厝外,14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阿嬷踏着三轮车,载着刚出锅的咸饭,出发前往社区的核酸采样点,给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餐。
闽南四月,在泉州因为新冠疫情按下慢行键的半个多月里,鲤城浮桥街道一群可敬可爱的阿嬷们,却以最暖心的善举、最可掬的笑容,让春意像流水一样在社区里汩汩流淌。她们身体力行,用榜样的力量赢得了新华社的报道点赞。
七八十岁的阿嬷能做什么?风平浪静、岁月静好时,她们含饴弄孙,伺花弄草打太极拳;疫情来袭、甚嚣尘上时,她们中年轻的已经60多岁,年老的已经80多岁,却没有理所应当地躺平。她们穿上红艳艳的志愿服,或辗转在“爱心厨房”的灶台旁,或奔走在疫情防控的社区、学校、服务站,装锅、端汤、盛饭,给支援社区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送上一碗热饭。“虾仁、香菇、瘦肉、葱花,料很足……”一碗碗满是老泉州味道的咸饭,吃得核酸采样点的工作人员交口称赞,也吃得一位医务人员泪水涟涟地想起过世的阿嬷来。
如果不是亲见,有多少人要对它的可信度追根究底?有些新闻报道里,口耳相传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过马路摔倒碰瓷,出游不文明引反感,公车上索座不成撒泼……这些年,“扰民”“自私”“素质低”的贬义标签几乎和中国大妈如影随形,中国大妈也不自觉成为一个不受待见的群体。
其实不是啊!在见多了老而弥坚、隐忍宽容的闽南阿嬷后,我们也该知道,那些所谓的“中国大妈”毕竟是个例,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看看,泉州有这样一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阿嬷,温柔可亲,慈祥可爱。
为了组建“爱心厨房”,阿嬷们有的出锅,有的出碗,有的出筷,还有的索性把自己家的厨房腾让了出来。为了一顿午饭,她们要凌晨三点起床,定好食谱,备好厨具,下地择菜。她们是其乐融融却分工精细的合作伙伴,切菜、烧火、做饭、打包、送餐……程序烦冗却井然有序。“年轻人都投入一线抗疫去了,我们老年人在后方能做一点是一点。”一趟、两趟、三趟……阿嬷们送餐的三轮车车队,几乎就是社区里最靓丽的风景线。半个月里,她们送出的爱心餐超过1000份,她们用闽南阿嬷特有的和蔼可亲,温暖了这座为疫困扰的古城。
这让人不由得想到电影《佐贺的超级阿嬷》,那个日子穷到不行却乐天知命的阿嬷,那个总有神奇而层出不穷的生活妙招的阿嬷。那样一个阿嬷,在闽南随处可见。阿嬷是一个家的重要支柱,是闽南后生仔的楷模风范。电影中,在物质匮乏的年月里,阿嬷能让家里随时洋溢笑声与温暖;而现实里,在“泉”民抗疫的特殊关键时期,阿嬷的点滴细节之美,又叫人笑中带泪,泪中有光,洋溢浓浓的幸福滋味。
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可爱的阿嬷在,我们知道有一种力量在盘踞,在生长,在蔓延。这力量来自古城深处的文明气质,来自古城的烟火气味,这样的烟火气,最抚慰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