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等四部门7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网站平台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严格落实实名制要求,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直播谋利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发现违规账号从严采取处置措施,并追究相关网站平台责任。(中国经济网5月8日报道)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带货的出现,巨额直播打赏日益成为未成年人支持偶像艺人、网红主播的一种方式。据相关统计,未成年人在直播打赏的用户中占据重要比例,每10个直播用户中,就有一个是未成年人。同时,关于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的新闻层出不穷。江苏一名10岁女孩用妈妈手机上网课时,在某平台打赏主播约5万元。孩子父母是普通工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这5万元是所有积蓄。还有12岁小学生为打赏游戏主播而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14岁初中生打赏主播10万余元,16岁女生豪掷50万元打赏男主播等。未成年人无节制打赏行为值得人们反思。
未成年人无节制打赏行为令人担忧。鱼龙混杂的网络直播秀场,对未成年人群体来说是一个危险的“江湖”。直播中一些主播情绪煽动、激情诱导,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他们往往一时高兴,偷偷把家长卡里的钱打赏给了主播,损害了家庭财产,并引发一起又一起维权纠纷。而且未成年人沉溺于直播打赏活动,会浪费时间、消磨心志,久而久之会形成错误消费观,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凝聚各方力量,给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筑牢“防火墙”,不让孩子成为主播“提款机”。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网络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网络平台应建立必要的审核机制,在设置上进行针对性改进,加强资质实名审核,防止未成年人打赏。针对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打赏问题,直播平台还应增加人脸识别等打赏验证方式,如果发现未成年人已完成打赏,经核实后,要及时退款,尽到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责任。
未成年人重金打赏主播,与父母等监护人管理疏失也有关系。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监管,对孩子不良的上网行为进行约束和制止。未成年人打赏,大多是捆绑了家长的第三方支付账号或者是银行卡,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网络支付密码,同时对孩子的压岁钱、零花钱也要进行合理管控。父母等监护人如发现未成年人有打赏行为,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法律手段追索打赏款项。
禁止未成年人打赏,重在落实。《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发布后,还要各方各尽其责、配合执行、严防死守,整治未成年人打赏乱象,从而促进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