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市民经历了近几年来的一次“最冷五月”。因正值立夏,有人将此称为“立夏寒”,不少人因猝不及防的寒意,引发感冒、腹泻等问题。明日就是小满,如何顺应气候变化,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习惯,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一起听听老中医们的建议。 □本报记者 许文龙/文 CFP/图
防寒保暖 开空调不直吹
“未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这是很多闽南人耳熟能详的民谚,意思是没过端午节之前,不能轻易将冬天的保暖衣物收起来。小满节气,气温会开始逐步升高,但是气候并不稳定,经常会阴晴交替、冷暖变化。出太阳时,可能中午会炎热,但早晚仍可感觉到凉意,昼夜温差较大。加上这一时节降水明显增多,寒凉之气容易与阴雨湿气交织,体质虚弱者很容易患病。
“这个时候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每日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刘德桓提醒。天气一热,很多人受不了会开空调或者风扇,这也在所难免。不过,冷风冷气属阴,使用不当容易伤阳气,因此一定要科学使用。首先,空调温度不能设置太低,以26℃为宜,且不要直吹。其次,从室外进屋时,一定不要立即对着风扇或者空调吹。因为此时人体毛孔张开,冷风冷气直吹身体,风寒之邪容易乘虚而入,导致伤风感冒。此外,午间或晚上睡觉时,可将空调设置为睡眠模式,温度适当调高,并盖好被子。
晚睡早起 午间适当小憩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洪如龙介绍,气温升高,往往也伴随着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消耗加快,身体更容易产生疲劳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春夏两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可以晚一点再睡,清晨早点起床。进入小满,昼短夜长、阳气生发,人们应遵循春夏养阳的规律,可适当晚睡早起。需要注意的是,晚睡并不代表可以熬夜,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入睡。
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之时,按照中医理论,要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的阴阳调和,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因此,中午可适当午睡,但时间不宜过长。洪如龙解释,午时心经当令,此时小憩一会儿,能养心。心经当令,可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使人充满活力。尤其是晚上睡眠不足,早上工作繁忙,午时必须要睡一会儿。即使不能睡觉,也应闭目养神,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如果午时强迫自己驱除睡意,继续工作,则易耗伤心血、心火上炎,导致心烦意乱,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午睡的时间以半小时为宜,最多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晚上容易失眠。此外,睡太久也会导致身体软弱,志气昏坠,容易使阳气、精神懈怠。
上班族中午没时间回家,不少会在办公室午睡。有的人因为条件所限或者图省事,坐在椅子上趴着或者靠着椅子仰着头睡。不过,头靠着沙发或椅子午睡,容易造成头部缺氧,可能导致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而趴着睡则容易压迫胸腹部,影响手部血液循环,睡醒后容易出现手臂发麻、头昏脑涨等不适,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不利。建议最好还是购买折叠床被,按照正常仰卧睡姿睡觉,所睡的地方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以免着凉。
清暑祛湿 饮食助脾运化
根据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由于天气变热,容易产生内火,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
除了热之外,这时的气候特点还有“湿”,暑热之气最易与湿邪一起侵犯人体。同气温一样,湿度也是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容易阻遏气机,影响体内气的运行,出现风湿病、脚气、痤疮、妇科炎症、水肿、肥胖等疾病。
刘德桓建议,小满节气饮食调理应以清热利湿、助脾运化为基本原则,可吃冬瓜、薏仁、扁豆、赤小豆、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芦笋、黑木耳、藕、胡萝卜等食物以清热利湿,淮山、芡实、茯苓、莲子等食材以助脾运化。天气炎热时还可吃苦瓜、丝瓜、西瓜、海带、绿豆等食物以消暑降温。特别要提醒,苦瓜、西瓜、海带、绿豆均为较寒之物,不宜晨起空腹进食,以免食物寒凉伤及脾胃,损伤人体阳气,引发胃寒腹痛症状。
适量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内热的排出。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品。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适度运动 不剧烈不过量
“运动时忌大汗。”洪如龙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小满时节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因为剧烈运动可致大汗淋漓,不仅伤阴,也伤阳气。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喜好选择散步、爬山、打球、跑步、做操、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最好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体质较好者,可增加一些负荷量,如延长跑步的距离和时间等。
运动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这时候阳光不太强烈,可以避免强紫外线对皮肤和身体造成损害,早上七八点或者傍晚五六点锻炼,温度适宜,效果最佳。最好选择在户外进行运动,如公园、湖边、庭院等视野开阔、阴凉通风的地方,都是较好的运动地点。如果条件有限只能进行室内运动的话,最好打开门窗,让室内空气保持通畅。
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0—40分钟为宜。如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后不要马上冲凉水澡,而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以免着凉诱发感冒、风湿或者关节炎等疾病。不宜在运动后立即吃冷饮,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弱的人,以免肠胃血管突然收缩而造成胃肠不适。
■本期医学指导
刘德桓 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泉州市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主委、全国第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0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病、头痛、眩晕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内科疑难重症。
洪如龙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崇尚“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治病求于自然”理念,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贫血、虚劳、结肠炎、郁症、失眠等慢性疾病和调理脏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