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热,雷雨增多,导致各种疾病高发,其中有一种疾病发生频率特别高、中招人数特别多、发作时杀伤力特别强,那就是——脑血管病。
“日渐升高的气温容易使人焦躁不安,情绪激动。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不足,休息缺乏会导致心律失常。”泉州市医药研究所原所长、中医主任医师苏齐认为,“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气压偏低,含氧量下降,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很可能发生急性心梗和脑梗。”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有3.3亿,并呈现上升趋势。多数高血压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但长期不控制,血压会越来越高,很多人往往等到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才发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是养阳的好时节。因此,苏齐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尤其在以下几方面要特别注意。
起居有常。夏天午睡能有效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建议大家在中午1点钟左右午睡,大约半小时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睡姿应是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两膝微屈为佳。不建议坐着睡觉及伏案趴着睡,这样容易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
饮食调养。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易消耗更多的津液,而脾胃功能相对虚弱,所以建议在夏天以低盐、低脂、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贪凉、不洁饮食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夏季可常用茯苓、薏仁、山药、芡实、赤小豆等煮水喝或煮粥食用,起到健脾祛化湿的作用。
戒骄戒躁。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导致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立夏时节应保持好心情,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大悲,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适当运动。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状态,人在夏天应该适当增加活动,运动有助于激发阳气,外达气血,适当的排汗是人体排出不慎所受之寒邪的有效途径。因此,夏天要多增加室外活动,适当晒晒太阳,不要怕出汗。当然,如果稍动就大汗的人,则要防止剧烈运动导致的伤津耗气,所以多汗的人可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或做瑜伽拉伸等。
□本报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