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当下,大批主体意识强烈的00后步入职场,他们不甘于被动接受公司的选拔和背景调查,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对雇主展开“反向背调”。比起大厂“光环”,年轻求职者更在意“气场合”“被尊重”,更关注领导风格、企业文化等软性指标……反向背调,折射了年轻人就业观怎样的变化?值得提倡吗?
本期嘉宾:张玉胜、丁雪辉、杨朝清
重塑职场生态
□张玉胜(公务员)
雇主招人和求职者应聘,原本就是一个彼此相看的双向选择行为,但在现实职场中,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和企业雇主的强势,让“背调”往往成为用人单位的“独角戏”。如今却有不少年轻人主动发起了对未来雇主的“反向背调”,这就使得职场的生态天平渐趋平衡,让“双向选择”实至名归。
正如企业对应聘者实施“背景调查”,有利于公司在招聘时控制用人风险,将职业操守上有瑕疵、能力上有短板之人排除在外,可以帮助企业为应聘者“画像”,达到鉴别优劣、评判人才的目的;求职者应聘前先查雇主底细的“反向背调”,其初衷也是为了“避坑”“排雷”,找到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心仪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向背调”折射出一种理性、睿智的择业观;同时,“反向背调”的过程,也是自我探索、矫正偏差的修正过程,让起初的职业规划更清晰、更明确。
虽然“反向背调”未必能够完全获得信息,但却是一种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积极态度,同时也体现出年轻人维权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务实增强。长久来看,求职过程中的“反向背调”和“双向奔赴”,有助于倒逼用人单位规范化经营,优化工作环境,重视应聘者权益。
社会应更多助力
□丁雪辉(职员)
作为初出茅庐的学生,即使有了“反向背调”的意识,能够采取的“反向背调”手段其实并不多。他们想要了解一个用人单位的背景资料,只能通过校友们的口口相传,或者亲戚朋友的只言片语。这样得来的信息,不但不全面,而且有可能以讹传讹,最后做出错误判断。
所以,“反向背调”不能让大学生独自去“战斗”,社会方方面面都应该助他们一臂之力。这不仅是对后来者的提携,更应该站在维护社会和谐有序运行的高度去理解。今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已达到创纪录的1000多万人,如果这么大的群体较为盲目地进行择业,后期可能产生不少的毁约、跳槽等劳动关系纠纷,必将消耗大量的劳动仲裁、法院诉讼等社会资源,最后将间接影响每一个人。
相关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政务网站的建设,将涉及用人单位的正面或者负面信息全面、及时地予以公布。高校的就业部门也应该积极利用学校的影响力,向毕业生开通“查询绿色通道”,帮助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更多背景资料。
在经济下行、疫情影响、高校连年扩招的大背景下,毕业生就业不易,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更不易。一些信用不好甚至骗人的公司可能也在觊觎着青涩的学生们,此情此景下,更要做好“反向背调”,防止毕业生们被骗。社会各界抓紧向大学毕业生们提供“支援”,善莫大焉!
可参考没必要依赖
□杨朝清(教师)
“反向背调”从个体偏好发酵为一种普遍性利益诉求,见证了求职者“意义之网”的重塑与更新。从过去的“老板挑员工”到如今的“员工挑老板”,求职者不仅在意企业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也在意工作环境和团队氛围。对于那些自己不认同、不接受的工作,与其“入坑”了再通过离职退出,还不如早早“避坑”。
“反向背调”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启示用人单位要尊重和回应员工的利益诉求,努力改善和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生态;如果自弹自唱、孤芳自赏,不可避免要遭遇员工们的“用脚投票”。作为一种“自我表达”,“反向背调”也会倒逼企业改变职场生态——那些已经成功应聘的求职者选择了放弃,显然不能完全归咎于求职者;如果“爽约”的求职者不是一个两个,企业真得好好反思。
“反向背调”固然有趋利避害的一面,也会有浮躁功利的另一面。面对互联网上的纷乱信息,面对 “七嘴八舌”,如果没有笃定的价值信仰和理性认知,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反向背调”既能让求职者“避坑”,也可能让求职者失去一些机会。对于“反向背调”我们既要包容接纳,也不要过于夸大其功能;既要参考借鉴,也没必要过于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