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话题冲上了热搜。事情源起于在近日播出的一档节目上,参与的几位专家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态势,提出了几个建议,随后这些建议迅速形成了三个话题——“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专家称今年6月到10月是购房好时机”。对于这些互相矛盾的专家建议,网友们纷纷戏谑“建议很好,建议下次不要建议了”,也因此衍生出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新话题。
专家的建议,难道就应该异口同声,“英雄所见略同”吗?恐怕也未必。自古以来,即便是同一领域的专家,意见相左甚至背道而驰的都很常见。只不过,以前的人们,对于专家敬若神明,把专家的话当成金科玉律,就算内心有疑问也往往直接咽在肚子里了。而现在呢?专家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甚至被戏谑为“砖家”。
专家跌落神坛,这样的变化,应该怎么看?首先,我们可以探究这一变化的深刻原因。从本质上讲,专家跌落神坛,源于知识的普及,表达的平等,信息成为一种公共资源。用一句古诗来说,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知识这种原本仅属于象牙塔里的“产品”,已经逐渐平民化了。打开微博微信,以千万计的自媒体在“说话”,打开抖音,无数主播在和粉丝“分享”。如今,一位田间地头的老农,也能拥有数以千计的围观者,一名草根的声量,完全不逊色于“专家”。随着知识鸿沟的消解,带来了专家光环的消解、权威的消解。
“权威”的消解,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有利于打破迷信,专家不能再凭着几个头衔就出来唬人了。《中国青年报》对549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4.8%的人在遇到重大问题时,愿意听专家的观点,但在这些人中,仅有6.5%的人认为“专家权威,且值得信赖”。也就是说,如今要想做一名“专家”,必须真得有两把刷子,很难再滥竽充数。打破了迷信,就有利于解放思想。人们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真理越辩越明,有价值的意见,也会在讨论中,被打磨出来。
但必须警惕的是,权威的消解,切莫变成一种“年轻的傲慢”或“无知的傲慢”。什么意思呢?互联网给了年轻人更多的发言机会,结果是年轻人越来越难以有心情去听不对胃口的话了,大家也没有多少耐心去看一篇长文章或专业一些的意见了。人们越来越情绪化,甚至“我年轻我傲慢”。人们不再迷信专家,转而对自身掌握信息、洞察局势、把握未来,有一种莫名的自信。如果这种自信,构建在看自媒体、看抖音上,构建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信息汪洋中,据此而来的“知识”,恐怕并不比“砖家”靠谱多少吧?抖音育儿、抖音治病,很难不说这是一种“无知的傲慢”。迷信专家固然不可取,但“年轻的傲慢”“无知的傲慢”,更不可取。
吸收知识本身,也是需要知识的。否则,就会迷失于信息噪音的汪洋大海中。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各人往往只能从自身的社会历练,去参悟和修行。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从古至今,读书者多矣!找到人生的“黄金”的却往往只是少数,为什么?当知识成为一种平等的、普遍的公共资源,意味着公众必须具备信息分辨的能力和知识的底层素养。“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建议,不仅包含了对专家的鞭策和诉求,也应该包含对自身的反思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