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
□永 茂
我出生于泉州城南的古宅里,大厝里住着十来户人家,有一群同龄的小伙伴,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宽阔的石埕,庭院是童年我们的游乐场。
“跳孔”时用红砖块画出人形,接着画出几个小格,用小沙包掷到小格里,单脚跳动,顺着格子捡沙袋,看谁掷得准、捡的速度快。
两人玩拍香烟盒,收集“大前门”“水仙”“海堤”等牌子,把纸盒折成方形,一个先放地上,另一个由手握着拍打,如地上的香烟盒被吹翻,便成为胜利品;如果吹不翻,香烟盒就要送给对方,然后就交换着玩。
玩捡小沙袋时,用布的边角料制成小袋,装进沙子后缝合,边捡边念童谣。几个小孩围成一圈“捂呼鸡”,先确定一个当“鸡仔”,用手绢把“鸡仔”的眼睛蒙上,其余小孩唱过一段闽南童谣后,随之四处躲藏,如果被“鸡仔”找到的小孩,就要换成“鸡仔”,如此重复。
大厝后门通内沟河,岸边的石缝里经常有小螃蟹,称之为“红脚钳”,一只蟹脚特别大呈红色,只能观赏不能食用。我们找来一支小竹子系上一条针棉线,再绑上一块菜脯放到石缝前。“红脚钳”闻到菜脯香就会出洞,当它钳住菜脯时,我们就提线把它钓上岸,然后带回大厝里玩。
岸上的“棉花渡头”有一米多宽,街坊邻居把衣服拿到这里洗,还有的挑水回家洗地板。沟里也是居民洗刷的地方,冬天洗衣服、被子时,常用“地枯”(用油茶压榨而成,当年肥皂紧缺)洗。大人先煮一大锅稀粥,把米饭捞起,汤可以浆淹厚衣被,这样穿着比较暖和,下次就比较容易洗。衣服会刺痛嫩皮肤,但可以吃干饭,算是一种补偿吧。
大厝里的房门都挂着竹帘,从屋里可以看到外面,门外却看不到屋里。小孩出生后便要睡在“乌篮”里,这是一种木头和竹篷构成的摇篮,我有几个妹妹,我要经常摇动“乌篮”让妹妺睡觉,但老在房间里太孤单寂寞,便在摇篮的木架上系上一条绳子,站在房门外一边拉动摇篮,一边观看院子里的动静。
大厝里的孩子心灵手巧,自己制作多种玩具,把铁线、小钢管、自行车辐条线螺母、橡皮筋制成玩具小手枪。把鞭炮里的药放进钢管里,扣动勾板,橡皮筋的弹力撞击螺母上的鞭炮纸,引发钢管里的炸药爆炸,钢管里装上竹块,有一定的杀伤力。制作“水迫”时,找来一根小竹,锯成长短两段,把长段中心掏空,小段插入一支竹棒,长段一端塞一团纸屑,中间注入清水,把竹棒插入管中,用力推动竹棒,水流带动纸团射出,打在人体上有一定的疼痛感。还有用铁线制成圆圈,再制一条带钩的长棒,手握线棒利用钩头推动圆圈转动行走,自己制作的玩具自然多了一种成就感。
一到星期天我跟大厝里的学兄一齐走街串巷。当年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非常流行,大厝里“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歌声风行一时,每当唱着时便有了一种豪迈之感。
让孩子们享受舞蹈
□林美聪
在我入职的第一年,得知学校要举行“六一”文艺会演时,搭班的同事说:“你教学生表演街舞吧?”她见过我在教师节上跳机械舞。带着新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应承了下来。
孩子们也兴奋不已。他们没想到,平时严厉的语文教师,竟然会教他们学习以外的才艺,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于是,街舞教学悄然开始。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没有老师现场指导,孩子们出现偏差的舞蹈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没有老师现场监督,孩子们随心所欲,久而久之整个团队变得零零散散……
一个月下来,除了小宋,其他同学连第一套动作都还没掌握。眼看着表演的时间日渐逼近,一天中午,看到他们以“练习舞蹈”为名,在舞蹈室里追逐打闹,我终于没能压制住内心的怒火,狠狠地将他们训斥一番。
我本以为能借这把“火”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激情,可没想到陆续有同学退出。将心比心,我刚学街舞时并不比他们强,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做得比我好?时间已所剩不多,我必须尽快调整,让舞蹈教学重回正轨。
第二天,看着仍然还在坚持的五名同学,我才开始注意到他们对机械舞的享受。他们时而不苟言笑,像机器人那样抬腿、转身;时而神情专注,随着音乐的节奏,体验手臂的肌肉由内而外爆发出的快感;时而又俏皮可爱,扣动两只手指到手臂间的每一个关节,让“电流”在体内滑动……
其间,我时不时就会听见有经过舞蹈室的同学喊道:“机器人,机器人……”显然,孩子们将机器人的神情、动作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了。
的确,孩子们报名参加舞蹈,纯粹是因为感兴趣,他们没有像我一样带着“任务”——为班级争光,更没有不达舞蹈标准绝不上台的决心。相比之下,他们比我更能享受到舞蹈带来的乐趣。
我不再要求他们每天中午和放学时排练舞蹈,只是让他们两两组合,自由练习。说来也奇怪,当我不再向他们施压时,他们反而如释重负,更快地掌握了动作要领。在“六一”节前一周,我们最后一次彩排时,我惊奇地发现同学们将整套动作完整而流畅地完成了。
“六一”如期而至。在当天的舞台上,当一群“机器人”在文艺会演中首次亮相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舞台上,五个男生跳着动感、炫酷的机械舞,我也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舞蹈带来的别样快乐……
的确,当我们能真正享受一件事,以及它的过程,自然也就能乐在其中,而这才是兴趣最初的颜色。
三代人的儿童节
□王晓阳
儿童节来临前,妻子张罗给儿女们准备大礼包,有玩具、书籍和美食。这样的童真童趣,也勾起我对儿童节的回忆。
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儿童节里小学往往会放半天假,父母会送一些小礼物,比如一本书,一个玩具,或者准备一桌美食。
小学六年级的儿童节,父亲外出打工回来,送给了我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高兴地接过书,闭着眼把它放在鼻下,嗅那淡淡的书香,真是惬意极了!这本书浅绿色的封面,拿到手中沉沉的,有一些字我不认识,但这并不妨碍我阅读的兴趣。我前前后后花了半个月才把书看完,对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受歧视的贫孩子成长为一个革命战士感到十分敬佩。他投身革命、舍生取义、刚毅坚强、忘我工作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怀,尤其是那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的奋斗格言激励着我。
父亲看我如此热爱阅读,很欣慰。他拿着书,眼睛盯着我,笑着问:“这本书的主角是谁?”“保尔·柯察金。”我答得有些拗口。“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坚强、执着、爱国……”一个个词语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父亲的脸色越来越柔和,有时还点点头。几次问答后,他谆谆教导:“儿子,你现在有书读,有课外书看,比我幸福多了,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父亲的童年是艰苦的。百废待兴的特殊年代,物质贫乏,奶奶生了五个孩子,父亲居中,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是弟弟妹妹。一件新衣是伯伯穿了父亲穿,父亲穿了再叔叔穿。至于吃的,米饭不够红薯当家,只有过节时才能吃上肉打打牙祭。父亲读小学高年级时,要步行十几里,带三两饭到学校当作中餐,有时还没到校就吃了一半!父亲苦笑着说:“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太苦了!我的梦想就是吃饱饭,穿新衣。至于儿童节礼物,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感慨间,我想到了儿童节的幸福,想到儿女们的快乐儿童节。每年我和妻子都会为儿女们精心准备礼物,有新衣服、新鞋、智能手表、玩具汽车;天气好就带他们游公园、放风筝、玩游戏,遇到雨天就逛儿童娱乐城、看电影、买东西……在匆匆的节日里,我和妻子放下手头的工作,放慢生活的脚步,开开心心地陪伴儿女们度过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时光如河。儿童节是时间河里的一朵浪花,绽放着童年的美好,记录着几代人的生活变化,也折射出了祖国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