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洛阳市偃师区迎宾社区考生中招降分报名通知引发关注,该通知称,由于迎宾社区为“无访社区”,根据上级政策,今年凡户籍在迎宾社区的中招考生第一志愿降3分录取。偃师区信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政策已经暂停。(6月14日《楚天都市报》)
“无访社区”顾名思义是指在这个社区里没有发生信访案件。平心而论,一个地方能创建出若干个“无访社区”实属不易,里面势必要包含有从领导到群众、从社区到家庭的各个方面的齐心协力。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可以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但这种奖励不能建立在违反法规、伤害公平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中考招生是涉及千家万户、依据相关办法、公开公平竞争的制度性安排,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发生对考生有加分和减分的情形,也必须有符合规定、可以遵循、足以服众和适度恰当的理由与分寸。比如有地方出台的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奖励办法等。这些与“无访社区”加分,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说到底,给获得“无访社区”考生降3分录取,看似一种普惠和奖励举措,却伤及教育公平,也是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不当干涉。而且,一旦实施,一些社区为达成“无访”可以不择手段,或威逼利诱,或息事宁人,甚至“花钱买平安”。这就是网友对“阻止群众正当维权”的担忧。
谨防“指尖形式主义”
须彻底
□刘天放
半月谈记者近期调研发现,一些政府部门看中学校人员基数大、易管理等“优势”,将政务类公众号、App的涨粉需求,以及各类评比任务,通过家长群转嫁至学生家长,“指尖形式主义”向学校蔓延。(6月14日半月谈)
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但近年来,家校的额外负担逐渐加重。除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外,学校教师甚至还要承担各种社会工作,而这些额外工作多来自“转包”或“指派”,导致不少学校和教师承担了大量本职以外的事务,分散了时间精力,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早在2019年年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通知,要求坚决杜绝向教师强制摊派无关社会事务。但遗憾的是,当前很多非教学任务甚至成为家校的工作重点,使不少教师和家长的工作量严重超负荷,使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干扰。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因此,谨防“指尖形式主义”成为教育新负担,对此必须严格落实中央精神,使家校尽量免受教育教学以外“杂事”的干扰,以让教育回归本源,让育人的成效更加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