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聪虹 通讯员李玲 文/图)日前,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开展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传承泉州非遗技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泉州非遗进校园宣传活动。活动旨在纪念“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活动现场,10位非遗艺术家展示了安溪竹藤编技艺、泉州彩扎、泉州刻纸、泉州佛像雕塑技艺、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泉州锡雕技艺、泉州金苍绣技艺、泉州布雕画、惠安石雕、泉州花灯等手工作品。互动中,艺术家们细心为师生们讲解各项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师生们积极参与现场制作,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乐趣,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
“现在学习非遗的年轻人少,非遗活动走进高校特别有意义,让更多大学生认识泉州的非遗文化,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惠安石雕(影雕)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蒋清兰身穿惠女服饰,现场传授影雕技艺,她希望更多人能把非遗的“接力棒”传承下去。安溪竹藤编的市级非遗传承人陈红萍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清河的女儿,她从7岁起接触安溪竹藤编技艺,藤条在她的指尖纷飞,没多久就编织出了一件件艺术品。她认为,非遗传承是“活态传承”,走进校园是必须的,要让非遗文化在校园内“活”起来。
“泉州非遗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非遗整理申报、理论研究、后继人才培养、展馆建设、数字融合等方面,都作出不少有益的探索。”泉州市艺术馆馆长丁聪辉说,泉州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项非遗代表作名录(名册)的城市,希望大家能走近非遗、爱上非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闽南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许旭明表示,作为大学生应当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力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该校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推动“闽南文化在泉信”品牌建设,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把闽南文化知识的融合、传承的培育和能力的训练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现拥有两个名师工作室传承藤铁工艺和惠安石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