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无意中刷到纪录片《南侨机工》,遂想起泉州市歌舞传承中心创排的舞剧《南侨机工》。这部舞剧亮相第八届福建艺术节,参加第五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时叫好又叫座,一票难求,收获了观众的掌声,也拿下了优秀剧目奖(最高奖)。该剧不仅是泉州第一部大型舞剧,也是全国首部反映南侨机工的舞剧,在福建省大型舞剧创作上有不小的突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舞剧以“南侨机工”为原型,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讲述了在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年代,在国内战线急需机工的情况下,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出号召,3200多名南洋华侨组成“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开始了在滇缅公路上与死神竞速的战争生涯,这当中便有600多人为下南洋闯荡的泉州子弟。
许多观众走进剧场,一下子就被作品简介上一组组数据感动了:959公里,这是滇缅公路国内段的距离;1000多个日夜,这是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疾驰的时长;500000吨,这是南侨机工三年间所运送的军需物资总量……舞剧无言,透过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致敬小人物心中的家国大义,谱写大情怀下的民族赞歌。
最深的夜,最亮的灯。要用舞剧来演绎南侨机工对创作者来说有诸多挑战,该剧编导巧妙融情于舞,很好地用舞蹈演绎家国大义。在剧中来自泉州的阿良与祖籍闽南的阿华,以及他们打工的汽修厂老板儿子家兴,听到招募华侨子弟回国参战的号召时,毅然踏上滇缅公路。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原本可以过着优渥的生活,但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一个个挺身而出,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封锁谁都没有退缩,在这条充斥着艰险、泥泞、瘴疟、轰炸,平均一公里就有一人牺牲的公路上,他们凝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用牺牲完成这条959公里“生命线”上的最后壮举……
这部作品由著名导演、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张云峰执导,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感动与惊喜。面对这么沉重的主题,除了给观众带来震撼之外,还有温情与浪漫,这得益于导演对主题的把控能力和舞蹈叙事语言的巧妙运用。剧中还巧妙地融入了泉州拍胸舞、红砖厝、惠女文化、闽南民间音乐等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元素,通过光影呈现、舞美编排、视觉意象、服化道运用等多种手法带给观众多层次多维度极具冲击力的观演体验,深刻展现了“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滇缅公路上用生命谱写的英雄壮歌。整部作品节奏激荡起伏,收放自如,尾声处理更是大胆,一个人在舞台上走过长长的红砖墙,这堵“出砖入石”的墙背后,有泉州古民居的燕尾脊,也有这里先民扬帆下南洋的故事,有述说不完的传奇。
《南侨机工》能成为全省大型舞剧的标杆,得益于一群出类拔萃的舞者,他们拼尽全力致敬英雄。在省艺术节舞台上男一号倾情献演,受了重伤;在创排过程中,演员们均想将每个动作极致呈现,小伤不断。正是演员们以精湛的舞蹈技艺、生动的舞台表现力以及丰满的人物刻画了不朽的英雄形象,赢得了观众们由衷的肯定与赞美。在舞台上,他们把生命的力量、信念的永恒蕴藉于身体之中,在跌宕起伏中再现这段烽火岁月;于细腻处融情于舞,倾情演绎,在镁光灯下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立体的角色塑造所展现出的舍家为国赤子之情,无不令现场的观众为之动容、激荡心胸。
“是时候去了解一个群体了,一群再不说就真的来不及了的人——南侨机工”。这段历史永远值得铭记,希望舞蹈艺术为他们树立的艺术形象,能永远活在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