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共同发布《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那么,孩子有哪些表现,家长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可能出现了问题呢?今天,我们邀请泉州市第三医院心理科国家心理治疗师谢燕燕来谈谈这个问题。□本报记者 张沼婢
心理疾病易被误认为“叛逆”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子的孩子,有的一上学就肚子痛、头痛;有的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的偷偷划伤自己的手臂;还有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很难管住自己,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寻找不到自我价值,没动力做事,总是躺在床上。
“很多时候家长们会觉得这些孩子是在装病或者认为是叛逆,但其实孩子不是叛逆也不是装病,他们正经历着情绪的困扰。”谢燕燕认为,儿童、青少年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他们是以身体的症状来表达,或者用冲动的行为、回避的行为来传递自己的情绪。
谢燕燕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请务必高度重视:
情绪问题,易生气、发火甚至暴怒,容易担心、害怕、紧张或者持续的情绪低落,整体闷闷不乐,爱哭。
行为问题,不能上学,沉迷于手机游戏,日夜颠倒,晚上睡不着或者白天爱睡觉,学习能力下降,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与人交往,或者有咬指甲、抠指甲,拔头发等行为。
躯体症状,因为肚子痛、头痛、叹气、心慌气短、呕吐等,在各大综合医院里面反复的就诊而找不到身体的原因。这是最容易忽视的一类。
应注重培养塑造早期人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谢燕燕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预防孩子心理问题:
父母应注重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理解、温暖、鼓励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而拒绝、批评的教养方式极易形成不良的人格,所以,父母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这样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
父母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沃土,父母关系和谐、家庭氛围温馨会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父母的行为还会起到示范作用。
孩子要掌握情绪调节策略。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且缺乏情绪调控能力,因此学习并掌握一些情绪调节方法,比如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
孩子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体育、音乐、绘画、陶艺等兴趣爱好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其个性、情绪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要学会寻求专业帮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要正确认识、重视心理问题,切勿讳疾忌医,在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知晓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生时期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阶段,需要家长、老师、孩子了解、掌握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征,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社会、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调适策略,如人际交往技巧、学习适应策略、考试焦虑调整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