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一坛藏着人生百味的白酒、一个收容万般情绪的竹篓、一双纳满朴质真情的布鞋,或者一款填满心意与爱的手工皮包……有别于流水线上的工业产物,这些由手艺人注入灵魂的器物带给我们的感知是丰富而独特的,生活的趣味、日常的温情,以及手艺人的人生际遇和情感温度,瞬间唤醒我们共同的情感基因。
《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是一部非虚构散文集,也是一部手艺人生活状态的寻访之作。在作者赵勤访手艺人之初,他的关注点在于手艺的本身,手艺人技艺心法的传承脉络,他们如何用注入指尖的灵气将桑木制成乐器、芨芨草编织成琼木其,将发黄的泥土捏出似能呼吸的京巴狗狗,以一把油漆刷绘出缤纷多彩的生活……而随着采写的深入,赵勤的目光已倾向于手艺人的生活状态,透过手艺人打开的心扉,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最为普通寻常的人生故事和内心隐秘的情绪;他写作的重心也发生了偏移,不再去谈传承的坚持和延续等宏大的东西,而是侧过身子从时代的缝隙里步行走过,记录手艺人、平凡的生活者们最为美好的内涵与外在,以及手艺的底色。
“百姓日用即道”,这是明代哲学家王艮提出的哲学命题。可对于绝大多数手艺人而言,他们所掌握的、所理解、所坚持的手艺,最根本的作用在于生活,并未含有他人赋予的太多特殊的意义。安顺被父亲送去学酿酒,是为了学一门谋生的手艺,即便在山里也可以安稳度过这一生;李淑芳拿起编制竹器的手艺,是为谋取与爱人私奔路上的一日三餐,赢得两人美好的未来;侗妹日复一日做着手工布鞋和绣花鞋垫,舍弃产量而保证质量,只因内心充满对美好爱情的期待;彭敏的成长是从理解厨房、食物开始的,厨房就是她的修行场所,她从做菜的过程中体味到“慢生活”的美好。手艺的本质是生活,从他们口中很难听到“匠人精神”和“情怀”这样的词语,他们对手艺的追求是无比的实用和接地气的,认真将每一个细节做好,在那些精巧美观的器物里,能清晰体会到浸润在生活中的态度。
手艺源于生活,终将归于生活。会“开脸”手艺的阿洁在丈夫车祸离世后,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一直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时隔多年后,她在如今的丈夫老吴的鼓励下,“重操旧业”,练摊绞脸毛,让笑容重新回到脸上,她与生活对抗时所表现出的韧性和坚强,乐观和豁然,让人感喟万分。做豆腐的女人李若梅心里有一份抹不去的浪漫情怀,经历过生活磨炼的她,慢慢在做豆腐这件事中找到自己、成就自己,诗歌于她而言,就像做豆腐过程中的点卤技巧,能将平凡的生活瞬间点亮。谢军原本是一个想要任性生活的人,他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存路费完成愿望清单上的全部旅行,直到他遇上了同样喜好旅行的皮皮,爱情使他停下脚步,而皮具制作让他安静和成熟起来,承担起生活的责任。生活里有所爱,有所托,有所附,无论对于手艺人,还是平凡的生活者们,莫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其实,我们都是生活的手艺人,对平淡的生活保持着认真和热爱,对钟爱的事情保有坚持和耐心,对身边的人永怀爱和信赖,操持着或熟练,或生疏的手艺,默默刻画着自己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