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发文指出,一旦环境温度上升到35℃以上,防护服就不可能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来散热。而在此时,当一个人穿着“大白”时,“大白”会包裹住全身,而当汗液直接从身体上滴下,并且所有的散热途径都被阻止时,人体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进而导致中暑。
对此,华山感染团队特别指出,被汗水浸透的“大白”防护作用也已经大打折扣。与在方舱或定点医院病房中救治新冠确诊患者不同,如果在高温又没有空调环境中进行普通人群的采样等工作时,工作人员原则上只要“一级+”的防护措施应该就能足以防止被感染,近距离接触时可以在N95口罩的基础上戴面屏防护,而不应该再鼓励或规定必须穿着“大白”。
张文宏教授团队的这一提醒、警示,或者说建议,无疑不仅具有十分充分的科学依据,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这正如张文宏团队在文章中已指出的,在环境温度上升到35℃以上的情况下, 当一个人穿着“大白”时,不仅被汗水浸透的“大白”的防护作用会“大打折扣”, 而且“人体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进而导致中暑”。另有相关研究也显示,“在35℃的室温下,穿上防护服并工作一小时的医护人员,通常会感受到大约64℃的体感温度。”
在时下正值“三伏”的盛夏酷暑天气下,“64℃的体感温度”将意味着什么,又将可能带来怎样的危害?即使无需太多的专门医学知识,恐怕也是显而易见的。关于这一点,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频发的“做核酸医护中暑晕倒”事件,实际上就已经对此给予了一种明确见证和诠释。
这正像上述张文宏团队文章分析的,“中暑是一种可以威胁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正确都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损伤,乃至死亡。在热浪袭来的夏日,如何科学防疫,最大程度保护防疫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发生中暑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穿“大白”所防止、针对的,新冠病毒的传染几率,实际上已经极低。国家卫健委日前下发的相关《通知》也指出,“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而国外的相关研究也显示,“在室外阳光下,新冠病毒的半衰期只有几分钟”。
就此而言,张文宏团队针对高温天气下穿“大白”现象和做法,提出的相关建议——不应该再鼓励或规定必须穿着“大白”,是值得采纳的。毕竟,“大白”防得了病毒,却防不了“中暑”。相比前者,后者事实上更加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更何况,仅从高温酷暑环境下,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保护立场上来看,高温天气下的穿“大白”做法,也值得商榷。如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此前发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总而言之,在高温酷暑天气状况下,要确保防疫人员的安全,别让他们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