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金植 通讯员吴吉时 文/图)全面摸排餐饮企业,淘汰不达标的油烟处置设施,引进先进设备。昨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2021年1月1日《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统筹兼顾、要素保障,抓住关键、完善设施,全面摸排、重点治理,强化措施、综合施策,回应关切、解决民情”五项措施,健全完善“监测吹哨、管养(执法)报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各项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面排查餐饮企业
我市按照“规范疏导一批,清理取缔一批,从严整治一批”的原则,通过网格化分工,对全市所有餐饮业油烟污染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摸排在市场监管部门备案登记的餐饮企业(门店)共67510家,其中特大型餐饮企业69家、大型餐饮企业287家、中型餐饮企业2436家、小型餐饮项目64718家。
此外,我市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油烟净化设施不标准、不运行问题,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油烟扰民严重,尤其是露天烧烤直排油烟等行为。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加大执法力度,对已设置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但不能达标排放的餐饮服务经营单位,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确保外排油烟达到排放标准;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单位,要求限期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逾期未安装的,依法进行处罚。严格查处污染严重、群众投诉未改、社会影响面大的商户。今年以来,全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82次,出动执法人员10618人次。
及时淘汰不达标设施
我市重点在餐饮油烟整治示范街、示范单位、密集油烟场所、排放量集中的地方推广使用油烟净化设施,鼓励引导烧烤摊户及油烟排放大户引进高效处置设备,及时淘汰年久失修、运转无效、无法正常使用等不达标设施。全市更新设施480台,引进大型先进设备108台。
同时加强定期抽检,确保油烟净化设施、隔油设施运转正常。
以点带面推进典型创建
各县(市、区)严格按照“三率一无”(即油烟净化器安装率达到100%、油水分离设施安装率达到100%、餐饮单位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率达到100%、无非法临时设摊经营点以及设置餐饮店外经营的露天直排油烟行为)要求,各自推进2条餐饮油烟整治示范街、20个整治示范单位建设,重点推进鲤城区美食街、丰泽区淮福街、泉州开发区德泰路、永春县金龙城北门等创建活动,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同时,我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培训28场,2268人次参训。加强联动联治,纵向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格工作机制,横向建立联系人制度,互通监管信息,共组织联合执法行动182次,敦促商户限期整改违规行为,推动油烟达标排放。
此外,我市还建立信访舆情处理和24小时应急备勤制度,受理餐饮油烟类信访投诉件;解决群众电话投诉、媒体曝光等方式反映油烟问题;加强市、区两级油烟污染防治综合考评,运用“数字城管”加大餐饮油烟问题采集,及时督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