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媒体调查之下,一条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的“黑嘴坐庄”产业链暴露在了阳光之下。从“头部券商知名高管”,到“头部券商知名经济学家”,再到“百亿私募大佬”,在某些善于欺骗的“黑嘴”手里,“忽悠”投资者的系统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闭环。一些投资者陷入圈套,蒙受了巨大损失。
一直以来,形形色色的“黑嘴”在投资圈普遍存在。其中,有人滥用自身影响力,违规发表股评基评,从中获取非法收益;也有人做的是“坐庄”的骗人营生,以集资投资为幌子,趁机中饱私囊。通过对人性弱点的微妙洞悉,这些心术不正的人只需使用一些煽动性、诱惑性的话术,就能让众多怀揣“暴富梦”的“投资小白”上钩。尽管这些“黑嘴”大多藏身于网络空间的阴暗角落,难登大雅之堂,但其造成的恶劣影响,尤其是对普通老百姓的伤害,却不容小觑。
从结果上看,最容易受到“黑嘴”影响的人,就是那些缺乏理财经验与财经知识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这些人算不上什么“玩家”,而往往是辛辛苦苦工作攒了些钱,初涉投资市场的“老实人”。在“黑嘴”眼里,这些人好骗,也没什么能量自主维权,因此是天然的目标。但另一方面,一旦被骗被套,他们也是最无力承担损失,最容易因为赔钱受到伤害的一群人。
不论是为了保护投资者,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防止金融骗局负面效应外溢,都必须对“黑嘴坐庄”乱象即刻出手。从证监系统、公安系统到互联网平台,各级机构需形成监管合力,对“黑嘴坐庄”四面合围,出以重拳。
从报道中可以发现:“黑嘴坐庄”的骗术有一套十分复杂的流程,涉及多重资金账户、社交群组与APP。这种复杂性既为投资者追踪资金流向、分析对方盈利模式制造了难度,给骗局戴上了一重神秘光环,也为布局者逃避监管与法律追究提供了额外的掩护。操纵骗局者设计这些层层嵌套的结构,目的之一就是在出事时方便“金蝉脱壳”。对此,监管层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
对监管部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对金融从业者和投资主体加强监管,严罚那些不当利用特殊身份、特殊地位干扰市场、操纵投资者的人。如果“黑嘴坐庄”涉嫌诈骗或非法集资,并有受害者报案,公安机关也应及时介入,为受害者提供法律后援。互联网平台虽然不是公权力机构,但对于活跃于平台之内的群组同样负有监管责任,如果有人利用微信、QQ、微博等渠道从事“黑嘴坐庄”活动,平台方还应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封禁屏蔽等措施,不为涉嫌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提供空间。
此外,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加强大众的金融防骗意识,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一环。对投资者而言,如果他们能及时接触到专业、正规、成体系的金融知识,可能就不会轻易被“黑嘴坐庄”的骗术俘虏。投资者自己也要放下追求“暴富”等不成熟的心态,以免因为贪念,被别有用心者所害。
(转载自人民网)
莫被“网红盐”误导
□李英锋
一袋400克的食用精盐价格在3元左右,但近来在网络上,各类“网红”进口盐打破了人们对盐的认知,喜马拉雅粉盐、波斯蓝盐、美国夏威夷黑盐、法国灰盐、盐之花……除了包装精美,形形色色,以原产地为“卖点”,这些盐的价格更贵得惊人。例如一瓶425克的美国夏威夷黑盐售价为169元,与普通袋装食用盐相比要贵了50多倍。(9月18日《北京青年报》)
不管是普通盐,还是网红盐,不管是海盐、湖盐,还是矿盐、岩盐,其核心成分都是钠、碘等元素,核心功能都是调味。然而,各类穿着自然、原产地、矿物质等“高大上”包装外衣的“网红”进口盐的售价却达到了令人咋舌的每袋(四五百克左右)数十元甚至数百元,比普通盐要贵了数十倍。
普通食用盐也来自天然世界,其营养成分和价值与网红盐相差无几,即便一些网红盐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含量也极低,几乎检测不到,可以忽略不计。食盐就是一种调味品,并不是什么保健品或营养品,想要通过食盐来摄入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既不现实,也不靠谱。
商家给网红盐贴上“自然”“矿物质”“营养”等标签,给消费者讲美丽诱人的营销故事,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误导性成分。“网红盐”不能靠“营销故事”误导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相关行业协会有必要加强对食盐消费的科普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增加对食盐的了解,提升科学消费素养;还有必要联合电商平台对网红盐营销行为进行排查,依法给商家划清营销底线。当然,消费者也应该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不要被一些商家口中网红盐的所谓非调味功能迷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