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聪虹/文 培元/图)日前,由福建选派的10名校长、26名优秀教师和宁夏选派的55名优秀教师组建成10个教育团队,奔赴宁夏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行动,续写闽宁教育“山海情”。
21年后再援宁
不变的是初心
“我又来了,我早就是宁夏的一分子!”时隔21年,泉州市培元中学副校长陈轸再度踏上援宁的道路,内心澎湃不已。21年前,风华正茂的陈轸在宁夏隆德县中学支教,这一直是他在教书生涯中最引以为豪和难以忘怀的经历;21年后,他以新的身份——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中学校长再度援宁。虽然身份不同,但初心不变,陈轸说:“我们将同宁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闽宁教育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为闽宁两地的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而奋斗!”
2000年,福建省第一批64名支教教师来到宁夏,20多年来,在两省(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教育协作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协作水平不断深化,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从单一支教捐资向教育全学段协作和全方位融合的新转变新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20多年来,这里发生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从一片荒芜变成了绿水青山,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焕然一新的宁夏,让陈轸感慨不已:在国家的政策扶持和福建不间断的支援下,这里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输泉州,当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宁夏当地人对福建人很友善,感情真挚淳朴,闽宁亲如一家,在这里没有异地他乡的感觉。
教育人才“组团”
“输血”又“造血”
从今年开始,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按照统一部署,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中卫市海原县等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将通过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接续帮扶,各建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由福建省教育厅和自治区教育厅共同选派优秀校长和教师接续开展支教,推动受帮扶学校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据了解,7月底,福建省选派的10名优秀校长先行到岗,分别担任宁夏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5所普通高中学校和5所职业高中学校校长,任期为2—3年;8月底,福建省选派的26名优秀教师也抵达宁夏。其中,泉州参加帮扶的有泉州一中、泉州市培元中学、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校长老师们共11人。
“以前是‘单兵式’的支教,现在是‘组团式’帮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陈轸告诉记者,赴宁夏的帮扶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有业务超群的优秀教师,有广受赞誉的名班主任,将开展全方位、大力度的帮扶工作。对于宁夏人来说,一个孩子上大学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组团式”的帮扶,能传输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教学方法等,实实在在提高当地学校的教育质量,让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学,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山海协作“远航”
精准帮扶“筑梦”
山海协作,教育筑梦。这个梦怎么筑?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发展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如何做到精准帮扶?
为了打“有准备的仗”,校长们暑期就提前奔赴宁夏,开展前期调研。陈轸所在的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中学是一所年轻的普通高中,共有教师215人,平均年龄31岁;现有在校学生3505名,共68个教学班。“这是一所新学校,是薄弱高中校,我们要争取通过努力赶上或者超过当地的平均水平。”陈轸初步厘清了帮扶思路,将和来自泉州一中、培元中学的5名教师一起,通过校际帮扶、配齐科研团队、机制创新等方式,提高罗山中学的办学质量。
“山海相连,我们踏着东部的海浪,奔赴西部的热土;东西协作,我们本着教育者的初心,将坚决履行好这份光荣的使命!52岁再出发,开启我的闽宁协作工作新征程!”泉州华侨职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志雄充满激情地表示。他带领该校5名教师组成的“组团式”对口帮扶工作团队,奔赴吴忠市红寺堡区职业技术学校,打造互动教研体系,推进组团教育帮扶实现深度融合。
“这三年中,应该会不断有福建的名师被我们的校长们邀请到宁夏来吃羊肉;有机会的话,我们的校长们还会选派受援学校的管理人员、年轻教师到福建吃海鲜!既然有组团式帮扶,那应该也会有组团式研修!”正如陈轸的幽默之言,闽宁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福建在实施教育帮扶的同时,将宁夏教育的成功经验也带到福建,实现闽宁教育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捆绑发展,共同描绘闽宁山海情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