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21日消息,近日,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上海市计量协会联合上海市医药质量协会组织编制的《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片剂和胶囊剂》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9月30日起正式实施。据悉,该项标准的发布填补了“限制药品过度包装”的技术空白,成为全国首个药品领域包装物减量相关团体标准。(9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药品包装浪费很多人都有直观的体验,一包药无论是片剂还是胶囊,总共也没有几粒,但无论是内包还是外包都大得很,药品在包装容积所占比例很低。这样的包装超出了必要性,既增加了包装的浪费,也加大了药品产销成本,通过转嫁增加了用药的负担。同时,药品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是相当庞大的,其包装的用量不容小觑。显而易见,药品包装虽小,“瘦身”却大有可为。
不过,药品有特殊性,对包装有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防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药片污染,又比如承载药品信息的说明,包括产品信息、使用说明书等等,但也不意味着药品包装可以没有限度,事实上在满足“必要”的前提下,也是可以由“最小”包装来实现。
比如,降低药品包装空隙率、减少包装层数等等,让包装“瘦”下来,甚至还可以转变包装方式,将片剂和胶囊剂改用瓶装,简化包装等,应当说还有不小的潜力。因此,药品包装“瘦身”很有必要,既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又践行了绿色低碳生产的理念,而尤其关键的是,需要行业形成共识。
上海市计量协会联合上海市医药质量协会组织编制的《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片剂和胶囊剂》团体标准,虽说不具强制力,作为行业的倡导标准也有相当的影响力,作为一项标准,它为药品生产与销售包装“节约”提供了参考,最终成为药企的普遍遵循。显然,推动药品包装减量标准化是必要途径。
当然,药品包装“瘦身”不能影响用药的便利性,药品包装越小,能够印制文字信息的空间就越小,要防止“看不清”“看不到”现象的发生。药品行业在推动包装“瘦身”的同时,也要加快药品信息、用药说明书等信息传播由“纸质”向“电子”转变,包装由印文字说明改为信息码,购药者只需通过扫码就可以了解药品的监管信息,可以查询药品的用法、说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