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2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大幕开启。“考教资”这件事近期再次引发关注与热议。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教资”报考人数已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1年的1144.2万人次,10年间翻了66倍。“教资”报考为何如此火热?近期,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10月26日《湖南日报》)
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教师职业吸引力稳步增强,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数量不断增加,甚至比公务员国考更火爆。这固然彰显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感召力,但越是这样,越要在教师入职源头和执业过程中严格师德要求。
过去,教师在上岗前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认证,教师资格获得后终身有效,这也使教师职业被等同于“铁饭碗”。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现行教师管理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入口把关不严、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等。特别是,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学生、违反教育规律、增加课业负担等不良现象并不鲜见,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因此,建立重师德、重业绩的考核机制,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办好教育的重要环节。
师德的好坏与教学业务水平的高低并非直接对应的关系,但却对学生价值取向,甚至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造成必然影响。基于此,我国实行中小学教师5年“注册制”,定期进行师德考核,打破教师“终身制”,失德教师将受到惩戒。这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可见,“教资热”升温,应把好教师“入职关”。必须从制度上入手,建立准入机制,并制定教师入职考试、考核、培训、从业标准,优先录用高素质人才。同时,教育部门在制度建设、人员管理、法制教育、业务培训、行为规范及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管和跟踪服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师德水平。
特别是,应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严格执行5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同时,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入职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更重要的是,应严格执行“一票否决”,不给失德教师预留“下不为例”等操作空间,将不良教师及时清理出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