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常的张女士称,她母亲从就诊的哈尔滨肿瘤医院回拉林镇,路程大约55公里,救护车司机起初称费用不超过1200元,但半路上司机却要收费4600元,其中甚至包括300元被褥费,并威胁家属要将病人卸在路上。最终她支付了3140元。11月5日,五常警方通报称,涉事的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救护车无合法经营手续。(11月7日《新京报》)
在公众的印象中,救护车是运送病人,救死扶伤的重要运输工具,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而发生在五常市的这起救护车“坐地起价”事件,让公众窥视了相关行业背后的乱象。对这种毫无底线的欺客宰客行为,当地警方采取迅即查明事实真相,以刑事强制措施惩治作恶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震慑了违法者。
本应给危急中的人们带来安全感,可有人却乘人之危、坐地起价,公众的愤怒可想而知,由此产生的焦虑与不安全感更值得关注。
该怎么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有人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完善紧急救护公共服务。理由是,使用救护车者大多数都有运送危重病人等特殊需求,一些人找救护车时基本上处于弱势地位,不可能像打出租时货比三家,讨价还价。这决定了救护车与普通客车、出租车不同,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也有人提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管理,让“黑救护车”无处藏身,并列举了南通等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如:多职能部门联动,加大医院周边巡逻盘查力度,在“黑车”现象较为严重的医疗机构建立“黑车”监测点,同时多个部门联合出台管理规定,明确从事非急救转运经营的机构应具备的资质,按照市场规则规范合法经营。还有人认为,应当引入市场竞争,增加正规救护车的市场供给,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等等不一而足。
应该说,种种看法见仁见智,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单靠一方面却又难以解决问题。仅凭政府加大公共投入,确实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可政府毕竟不是万能的,总有公共服务覆盖不到的死角,而偏偏这些地方正是“黑救护车”最常出没的地方。加强管理,有时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时间长了,也将同样面临管理死角的问题。至于引入市场竞争,增加供给,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供给不足的问题,但同样存在短板,毕竟治病救人的危急时刻,谁有空暇货比三家优中选优呢?最终往往还得由第三方调派。而且,偏远地区的成本很高,市场化的价格往往给普通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毫无疑问,对“黑救护车”需要综合治理。既要有多部门联动,从日常巡查、惩治,到长效机制建立,建立起全过程监管;还要公共服务与市场化竞争相互补充,公共服务兜底,市场竞争提升效率,双管齐下,构建起救护车的全方位无死角的服务网络。
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良法善政要落到实处,都需要社会共识的支撑。“黑救护车”的出现,也说明在这一领域,信息仍不透明,有必要增加宣传,让公众有正确的认知、理性的预期,让经营者建立守法的规则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突破规则底线的现象。
一言以蔽之,整治“黑救护车”,不可挂一漏万,而应综合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