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评论·聚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托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向贤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朴素的话语,似海的深情,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的辛劳和奉献稳稳托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更是高频词汇,通篇体现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初心使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落实报告中部署的民生新举措,实现报告中描绘的民生新图景,还要靠党和人民继续团结奋斗。只要我们更加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咬定青山不放松。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来到武夷山朱熹园,看到墙上“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古话,驻足凝视。在此之前的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这句古语并指出:“我常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目标指引方向、目标凝聚力量。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宏伟而朴素的目标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为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持续奋斗、不懈奋斗。

永葆情怀不变色。谷文昌的“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孔繁森的“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杨善洲的“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张连印的“共产党人就是要为人民谋一辈子福”……朴素话语,殷殷之情,饱含了对人民群众至真至纯的情感。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像英模人物那样矢志不渝坚守人民情怀,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情一心为民,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服务人民,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担当为人民谋利益,切实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入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持续坚持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考察时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党。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殷殷嘱托的背后是深厚的人民情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小事,关乎千家万户,连着党心民心。党员干部必须以“干一件成一件”为标准要求,从小处、细处入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在群众生活的细微之处尽显温暖关怀。要经常走基层,问民生,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至诚的情感体察民情,才能掌握基层真实情况。

抓细抓实不马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宏大而具体,涉及千家万户,体现在方方面面。因此,我们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继续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决不能敷衍拖延、草率马虎,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待。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撸起袖子加油干,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出发,继续把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一个个问题解决得更好,努力让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关注
   03版:时政·关注
   04版:评论·聚合
   05版:都市·社区
   06版:都市·民生
   07版:都市·法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产业
   10版:经济·财富
   11版:经济·金融
   12版:地方新闻
   13版:健 康
   14版:清源·五味斋
   15版:文 体
   16版:看天下
小学生爬树课
别再“浓妆艳抹”
托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动尽快解封
强化“治未病”理念 更好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