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工业园区,就是旧时白奇村的塔尾。每临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如烟的往事总是缠绕着不舍的情怀。塔尾就是白奇半岛的突出部,自古以来是个天然避风港,过往船只若遇上台风,驶入白崎港便能安然无恙。码头岩石上还建有一座石塔,就是至今仍在回民之间流传的镇风水的锁龙塔,实际上这就是当时的航标塔。可惜于20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时被炸掉了,现在正在重建。
白奇村旧称白崎,既是村名也是铺名,与后渚港隔江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据明隆庆年间惠安知县叶春及所著的《惠安政书》记载,白崎铺(现在的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区域)“要皆西倾,以临晋江。浔头港厕其北,臭泥澳浥其南,故食海者什之六七”。就是说本地以打鱼或海上贸易运输为业者,约占当时居民中的百分之六七十。
码头附近还有一座“回”字形的石亭,就是我们的老祖宗郭仲远捐资建造的,为出海与返家的渔民和船员提供了一个歇息的地方。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三保太监郑和总兵奉旨第五次下西洋途中,船队在泉州后渚港一带候风期间,专程过江探访百奇郭氏回民。当年郭仲远就是在这里迎接郑和,所以后来就把它称作接官亭了。
以前,我们要去泉州都在这里的古渡口搭船。适逢涨潮时渡船能够靠岸停泊,乘船就很方便。若是退潮时船靠不上岸,不论上船还是下船乘客都要走一段石板路。这条路也是郭仲远捐建的,据《百奇郭氏回族宗谱·仲远公行实》记载:“公则捐金珠而造石桥,以济人之涉者,自佣砌石路三百余步,以利人之行者。”当年郑和官兵也是从这个古渡上岸的。
顺着郑和进村的足迹,我们向东一直来到了古街。漫步在石板路上,穿越时光的隧道,仿佛徜徉在古街的前世今生。
在当年的白奇村,航海经商者多如繁星。随着海上贸易量的不断增加,白崎铺也不断吸引了海内外商人纷至沓来。古渡口及白奇村相继建了不少货栈,村中的发生头与奎武头(“头”是旧时民间对老板的俗称)就是其中两大货栈的老板。渡口附近至白奇村头,店铺林立,海鲜、粮食、药材、杂货等应有尽有,形成了这条半里多长的古街。至今街道中还保留着部分石头古道,店铺售货的大窗绝大多数都已改建但仍留下痕迹。古街旁有一座被称为“番仔楼”的房子,据说就是以前白奇村船老板连富头在清末建造的。
有村民家里保存着一个清代的“百六秤”青石秤砣,两侧分别镌勒“郭记”和“元兴”字样。秤砣的来历可追溯到百崎回民第十二世传人郭灏,曾开有一家渔行专售涂虾,人称“涂虾行”。其家族历代经商,曾孙郭朴成了蜚声遐迩的“郭百万”,分别在浙江沈家门与福建老家两地经营水产及船运,仅在百崎就造有六七艘运输船,并设置了船头行。“元兴”就是当时两地共用的行号。
出生于清道光初年的百崎回族第十六代传人郭克,同样购置船只从事运输和捕鱼。由于经营有度,收入颇丰,在族系中首屈一指。于咸丰初年建造祖祠中桗厝。又因其文才武功,皆有建树,被例授“登仕郎”之职,至今祖祠中尚悬挂着一块“式榖延庥”的匾额。
郭氏家庙里放置着一大一小两砣“公砠(jū)”,俗称“公砣”。分别为一百斤和两百斤,正面镌有“壬子公立”,背面均雕“奇山公砠”字样(奇山乃旧时白奇的别称)。当时在交易中短斤缺两的事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公砠”就成了校验重量的“民主秤”或“公秤”,方便货物客商进行公平交易。“公砠”的发现反映出当年白奇海上运输、经商贸易的繁荣景象。而今的长安公司更是青出于蓝,建造了5万吨级的集装箱船舶。
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家庙也进行了重修。村委会还在村旁当年郑和官兵协助修筑的“郑和堤”畔和伊斯兰教风格的仕初公陵园边,分别建造了两个口袋公园“郑和文化公园”和白奇村公园。
小小渔村承载着千年的多元文化,乡村文化、民族文化、海丝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渲染成一幅饱含历史韵味的风情画。